种好“竹产业” 咸宁森工企业发展节节高
“过去一根竹子从山上砍下来到运出咸宁,只值15块钱,但是现在,我们能让它值100块以上!”1月27日,在湖北省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咸宁市代表团讨论中,咸宁巨宁森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国自豪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地“竹产业”“节节高”的发展势头。
“咸宁素有‘楠竹之乡’的美誉,竹资源占全省的80%。而且竹子属可再生资源,生长时间短,取代原木是大势所趋。”虽然“竹产业”具备了先天优势,但是两年前,巨宁森工调整结构,从木制品向竹制品转型的时候,也经历了自动化程度不高、产量不达标、加工利用水平低等难题。
所幸政府及时“施肥”。咸安区委副书记李文波介绍,2013初,咸宁市提出了全力打造百亿元竹产业的目标,市级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作为竹产业发展基金,对从事竹产品深加工的业主在税费、融资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我们现在主推中高档竹制品,增加竹子的附加值。还有户外地板、户外建筑等大型项目。”当现场有代表饶有兴致地问到现在竹子能做什么时,李文国回答道。
谈到“竹产业”的未来,李文国自信满满地表示,这是一个阳光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他看得到希望,相信企业发展一定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