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云南彝良:竹产业1.5亿元产值促农增收

竹类植物是彝良县极其重要的生物资源,竹林生态系统在全县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对笋、竹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山区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掠夺式采笋伐竹和粗放经营管理,导致天然竹林大面积开花死亡,人工竹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低质、低效林分不断扩大。

彝良境内有竹林57.4万亩,其中人工方竹林46.9万亩,天然竹林10.5万亩,(包括筇竹3.8万亩、方竹2万亩、毛竹1.6万亩、其它竹种3.1万亩),竹笋年产量2.642万吨(鲜)、产值1.4795亿元,竹材产量0.815万吨,产值0.0325亿元。

为改善竹林生长状况,恢复竹林健康,充分发挥竹林生态效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西南林业大学博导董文渊教授主持、彝良县林业局、牛街镇人民政府参与的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滇东北生态安全屏障中典型退化竹林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自2013年8月以来在彝良县顺利推进。

截止2014年12月,项目组已完成彝良县境内的料慈竹、梁山慈竹、水竹、金佛山方竹等4个竹种典型退化竹林的抽样调查工作,并在牛街镇上白水村、花果村和三合村建立了料慈竹竹腔施肥、金佛山方竹林抚育管理和容器育苗等田间试验基地,系统开展退化竹林恢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必将为充分发挥彝良县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加快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点击次数:459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5 21:32: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