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亿竹业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泸州竹种数量、面积和蓄积居全省首位。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泸州市现代农业集中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泸州将深度开发竹资源,发展“百亿竹业”:到2020年实现竹产业年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竹业收入2000元以上,力争建成集竹类资源种植、加工、运输、观光等多业态为一体的优质竹基地示范中心、高效竹产品加工中心、现代竹科技培训中心、特色竹文化展示中心。
竹产业打造竹基地示范中心
竹林效益不高、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曾制约着泸州竹产业的发展。近年,泸州市坚持竹基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造竹林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通过以奖代补、赠送种苗、培训技术、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全市竹种达40种,竹林总面积达到351万亩,竹种数量、面积和蓄积均居全省首位。
“2015年,新建竹基地20万亩,改造竹林基地20万亩,全市竹林面积将达到370万亩。”泸州市林业局副局长李秋霖介绍,泸州是省林业厅确立的川南竹产业发展集群核心区,泸州将充分开发利用竹资源。
根据泸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市新建竹林基地50万亩,改造竹林70万亩,全市竹林面积达到400万亩;新培育市以上龙头企业10家,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全市竹浆纸、竹纤维、竹人造板、竹地板、竹笋、竹家具及工艺品产能分别达到40万吨、10万吨、20万立方米、200万平方米、10万吨、200万套(件)以上;发展林下养殖基地20万亩、种植基地10万亩;竹生态文化旅游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其中明确指出,每年将投5000万元用于新造(改造)竹林基地、林区公路建设、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竹产业园区和竹龙头企业等方面扶持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