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2014年贵州竹编技术扶贫培训班” 在国际竹藤中心四川青神培训基地成功举办

2014年9月21日至11月6日,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2014年贵州竹编技术扶贫培训班”在四川青神中国竹艺城——川南农村社区学院顺利结业。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刘世荣、培训处处长李岚,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贵州省黔西南州林业局局长胡丹录,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魏鲁明,四川省教育厅巡视员、成都市艺术学院院长刁纯志,眉山市委副秘书长彭国超,青神县委副书记罗兴建等出席结业座谈会。来自贵州省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和黔西南州的35名学员,经过47天认真刻苦的培训,圆满完成了平面竹编和竹编家具的学习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收获了知识、技能、爱心和自信。

本期培训班学员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身体状况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最年轻的17岁,最大的56岁;具有大中专文化的10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5人;有3名高位瘫痪的残疾学员、2名肢体残疾学员和1位聋哑学员,这给本次培训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培训班除了常规的教学任务外,还新增了选修课内容——由学员们自己来选择、参与设计和学习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竹编艺术或竹家具加工及竹包装技艺,这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很多学员经常学习到深夜;特殊学员克服身体上的种种困难和天气的寒冷,刻苦练习熟悉竹编家具的技艺。经过47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学员们提前完成了三个月的学习任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平面竹编班的学员编织了6丝的餐垫28张,12丝的高档作品22张,精品竹编2张,竹编坤包5个;竹编家具班的学员完成了153件竹编家具。

 结业座谈会上,学员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面对自己亲手编织的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和漂亮的竹家具,他们动容而真诚地表达了这些日子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改变和收获的点点滴滴;依依不舍之情、感恩感激之意、奋发珍惜之志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更显得亲切而自然。竹编艺术扶贫班在贵州、广西等地成功举办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10名农村残疾人得知扶贫班的消息后,主动写信给国际竹藤中心江泽慧主任,表达自己强烈渴望学习竹编技艺、改变自己和家乡命运的心情。江主任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批示要求积极关怀和帮扶。现在他们都分批次顺利参加了竹编培训学习,他们感谢江主任的关心和国家林业局、竹藤中心的雪中送炭,表示一定要将所学技艺和知识带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残疾人李克宿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这是他第二次来参加扶贫班学习,而且带来了自己厂里的3名徒弟。通过2013年竹编扶贫培训学习到的技艺和知识,他回家乡后成立了宏发竹编工艺厂,吸收了8名当地的农民就业。他表示这次主要是来进一步提高技艺的,竹编家具有无穷的魅力而且非常适合残疾人来学习,他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传到家乡,帮助更多当地的残疾人和农民共同致富。麻阳河保护区的残疾人学员田小东不仅学会了基础的竹编艺术还选修了竹家具,加工出了精美的凳子。由于双腿无法直立走路,他自己租了一辆电动车接送同学一起上课、吃饭、回宿舍,他表示回去以后利用家乡丰富的竹材资源将这门实用的工艺发展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贫困的面貌。黔西南民族职业学院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要将学习到的竹编专业技术带回学校,从青少年入手,普及竹编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黔西南州的年轻一代从小就学习竹编,热爱竹编,以竹编为生活致富之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营造好绿色、低碳的生活氛围。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刘世荣书记代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总结发言,对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学员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和肯定,对陈云华大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在座的学员是当今中国农民地地道道的写照,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们可以利用竹子这个朝阳产业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和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来改变中国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的面貌,创造新的辉煌。竹子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从生物能源到复合材料,从传统文化到与当地风土人情的高雅结合,竹子都大有可为;竹编艺术品蕴含着深厚的竹文化,发展竹编艺术、带领农民致富,实现绿色增长,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文化技艺传承的需要。他鼓励在座的学员回去以后继续努力,大胆创业,将个人的发展与社区及区域的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富裕。

 


点击次数:519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18 21:00: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