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县竹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云南省大关县以林农增收与发展竹产业为目标,围绕科技兴竹,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林业科技,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发展竹产业,已获得实效。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该县县委、政府始终把竹产业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并纳入五大产业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在规划设计、种苗质量、技术指导、检查督促等环节严格把关,并签订分片挂钩领导责任书,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加强管理,确保了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在竹产业规划中,以科技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做到竹产业规划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发展培育特色竹种为基础,以低产竹林改造为重点,提高竹产业的规划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突出基地、样板建设,优化竹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新种植竹子10万亩。
加强指导,强化管理。在竹产业建设中,始终坚持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现场开展营造林技术指导。在干热河谷地区,采用地膜覆盖造竹技术和袋装苗造林技术造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创新机制,确保实效。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以来,林业已实现了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根本性转变,原有的传统的、老的机制和办法,已不适应当前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按照新林业,新思想,新举措的具体要求,为适应竹产业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推广专业施工队造林、大户承包造林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关县竹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竹林面积进一步扩大,竹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竹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竹林总面积达24万亩,每年鲜笋产量达6000余吨,产值达40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中国台湾及国内十多个省市。全县竹业从业人员0.3万余人,对于扩大就业,促进山区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明显,为加快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