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之乡"沙县:竹产业升级增效益
7月11日,三和食品(三明)有限公司的清水笋机切车间,工人们正忙于笋切丝、切片。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值4.65亿元,生产清水笋3.5万吨,产品出口交货值达1.2亿元。
三和食品(三明)有限公司是沙县坚持在政策、技术上对发展竹产业给予大力扶持的实例。上半年,沙县竹业实现产值11.25亿元,比增14.5﹪。
沙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业是沙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竹林面积43.3万亩,其中毛竹40.6万亩,毛竹总立竹量6154.5万株。为了发展壮大这一支柱产业,沙县着力培育毛竹丰产示范户,建立典型示范区,努力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毛竹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建成泉水峡毛竹丰产示范区、官南毛竹丰产示范片等“两高一优”的竹林丰产基地。注重竹类科技示范建设,认真抓好竹林分类经营,开展毛竹大径材培育和毛竹定向培育等试验研究,实施竹林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培训等科技兴竹战略,促进沙县竹产业升级。
沙县以木竹加工集中区为平台,面向浙江、上海等竹产业发达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笋食品精加工、竹纤维生产等投资规模大、技术密集型、资源深加工型的生产性项目;强化与龙头企业定点对接,着力提升沙县笋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目前,沙县已建成12个毛竹丰产示范片、2个毛竹科技示范小区,发展笋竹加工企业122家,生产以清水笋、竹凉席和竹胶板为主导的名特优产品,拥有笋食品、竹胶板、竹凉席和竹集成材等系列50多个品种的开发生产能力,形成竹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