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认证试点现场会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召开
经过3年试点,中国森林认证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6月27日-28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召开首次中国森林认证试点现场会,来自18个省(区、市)的森林认证管理与技术人员代表、认证机构和跨国企业的专家集体检阅了汪清试点成果。
2007年,中国发布了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行业标准。为检验森林认证标准的适用性、森林认证机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市场准入的促进作用,2010年,国家林业局选择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黑龙江省新青林业局作为中国森林认证首批试点单位。
试点期间,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汪清林业局200余名机关干部、基层单位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森林认证基础知识、认证标准、审核准备、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汪清林业局把中国森林认证的9个原则、45个标准、119个指标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和林场(所)等基层单位,完善管理体系,建立森林认证档案,形成主审材料,涵盖了森林认证标准所要求的法律法规框架、森林权属、社区和劳动者权利、森林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培育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影响、森林保护和森林监测等多方面内容。
经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审核评估,2012年4月,汪清林业局通过了中国森林经营认证,下属的两家企业于2013年4月通过了产销监管链认证。
经过三年森林认证试点,汪清林业局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各项措施得到严格落实,森林经营管理实现了新突破,企业机制体制创新,经营理念得到升华,确立了“山上抓森林可持续经营、山下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形成了“奉献生态、普惠民生、崇尚科学、天人合一”的企业核心价值,可持续经营理念深入人心,走上了一条采育兼顾、永续利用的可持续之路,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职工群众的各项权利得到尊重,资源管护成效显著,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几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森林案件。通过森林认证,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汪清林业局重新确立了市场定位,企业形象得到提升。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伟介绍说,除汪清和新青两个首批试点单位,国家林业局相继在16个省(区、市)确定了4批近30个试点单位,试点范围涵盖了森林经营、产销监管链、非木质林产品、竹林、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和生产经营性珍贵濒危稀有物种认证,旨在探索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测试认证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森林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培养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森林认证人才队伍,探索我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政策措施,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为与国际森林认证体系接轨创造条件。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传播了森林认证理念,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