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建瓯竹产业产品不断创新竹工艺品可增值20倍

  “木头受限制,不让砍伐,我们现在是‘以竹代木’,毛竹在发展,产竹量大。”建瓯市竹业协会理事长阮永庄说。建瓯竹林面积130.9万亩,为“中国竹子之乡”,以科技作先导,产业链不断延伸,竹材加工已由过去以竹筷、竹香芯、竹凉席等粗产品加工为主向竹胶板、竹地板、重组竹竹地板、竹木复合板、竹炭、竹工艺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竹产品生产方向升级。

  “以竹代木”,在建瓯,圣象集团福建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就是创新生产重组竹竹地板的代表之一。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竹地板占整个工厂产品的比重达70%。

  “首先我们跟木材对比了,木材一般的生长年限和成才的年限是50年以上,特别是我们用来做地板的木材材料,更是需要50年左右成才。而竹材一般是5年就成才,可以循环地去砍伐。从这一点来说,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方面,竹材是有明显优势的。”圣象集团福建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爱文给记者做了个使用木材与竹材在循环利用方面的对比。

  在生产车间,张爱文介绍说,密度方面、性能方面,竹材也是优于木材的。从它的环保性来说,竹材这样天然的结构又是优于木材结构的。

  “竹材作为地板材料,未来的增长空间,发展趋势肯定是优于木材的。我们认为竹资源环保,不伤害植被,不破坏生态,肯定是优于木材的使用价值。”张爱文进一步分析,“重组竹这种工艺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成熟,工艺当中一些瓶颈已经解决了。目前它的质量、产品在欧美、在国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认为未来市场空间还会更大。”

  居怡竹木业做强竹地板。福建省妙竹竹业研发有限公司则做强竹工艺品的研发生产。

  做机械设计出身的宋迎忠,如今是福建省妙竹竹业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自从爱上竹艺加工,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被他的妻子看成是“走火入魔”,因为他的专注,他率队的公司在循环发展方面走得很超前。

  宋迎忠不仅做精设计,更是注重不浪费一点点原材料,就连下脚料,在他的眼里都是宝,都能“变出花来”。

  在他的竹工艺品展厅,宋迎忠给记者们展示了用下脚料制作成的茶盘等各式竹工艺品。

  “目前我们更进一步研发原竹,也就是整根竹子怎么利用起来。茶盘是下脚料做的,如果用正常的材料,一立方米要7000元钱,我用下脚料,约1500元钱就够了。资源利用非常高。”宋迎忠说。

  产业升级了,产业链拉长了,建瓯竹产业不断创新的产品,其附加值明显增加,尤其是竹地板和竹工艺品。

  阮永庄指出:“我们过去就是用竹子做农具、家具、竹凉席等,产出很低的。现在生产成像竹地板这一类的,有4倍-5倍的增值。竹竹工艺品,大概有8倍-10倍的增值,甚至是20倍。”



点击次数:571 来源: 发布时间:2013/6/21 21:3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