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绥江县抓住林改机遇做大做强竹产业
绥江县地处金沙江畔,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适宜竹子的生长。“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针对烟产业的关停,将“竹浆纸、畜牧、果蔬”列入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与发展。之后,县林业部门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绥江县竹产业发展规划》、《绥江县竹浆纸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个中心(以县城为中心、四个乡镇集镇为重点的竹子生态城镇),四大竹子通道(出境公路),七大竹溪(境内的金沙江支流),八十里湖岸(向家坝水电站库岸),四十万亩竹海”的竹基地建设布局。2006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以地方规章的形式对竹产业发展规划予以固定,要求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思路,一届接着一届持之以恒地建设竹产业。2007年,全县启动了林改工作。县委、县政府抓住林改机遇,加大对竹产业发展的力度,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一、整合资金,用于竹产业发展。一是上级下拨的涉农资金能够用到竹产业发展的,都尽量予以倾斜。如林业部门每年的退耕还林补足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竹产业;今年春,县扶贫办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10多万投入竹产业,造竹2.3万多亩。二是整合部门资金,扶持竹产业发展。全县32个村委会分别由县直相关部门挂钩,挂钩部门每年出资对挂钩村规范种竹50亩以上,县直部门已挂钩帮扶造竹1975亩。其中,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累计用于发展竹产业的贷款497万元。三是整合企业资金,共同推进竹产业的发展。如县电力公司今年投入1.5万元,规范造竹200亩;全县19个煤炭企业连续3年累计投入资金43万元,造竹5700亩。四是群众投工投劳义务造竹。县绿化部门发动群众每人每年义务造竹3株以上。资金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全县发展竹产业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二、狠抓种苗,打牢竹产业发展根基。种苗是竹产业发展的关键,竹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种苗培育直接有关。在绥江县的区域环境中,是发展以竹笋为主的竹产业,还是发展以竹材为主的竹产业?经反复考察论证,绥江县决定发展以竹材为主的竹产业,并确定了海拔800米下的地区主要发展杂交竹,辅以麻竹等;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主要发展慈竹,辅以水竹等。为认真吸取林业工程造林外调苗木成活率不高的教训,绥江县采取自己培育种苗的做法。一是以县中心苗圃为核心,规范化育竹苗80多亩,充分发挥其试验、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支持、鼓励全县林业系统技术人员带头培育竹种苗,对培育的种苗,政府统一采购。三是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参与种苗建设,并实行了种苗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如今,全县有《林木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经营许可证》的育苗户33户,育苗面积达1200多亩,年产竹苗700多万丛,确保了竹种苗的足额供给和质量。
三、扶持龙头,带动发展竹产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一是内引外联,择强扶优,发展壮大竹企业规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将亏损、停产的原绥江造纸厂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整体拍卖,引进了中信纸业、竹绵纸业有限公司,引导企业完成了纸厂加工、治污设备的技改,并投入造纸生产。目前,中信纸业和竹锦纸业年生产设计规模达1万吨,实际产量达6000吨。二是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到多促进少限制,多服务少干预,多优惠少索取,高效率少环节。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理顺竹材收购秩序,强化收购管理,制定竹材最低保护价,打击垄断收购等强买强卖行为,放开县外竹材准入和县内竹材收购渠道。三是加大竹材加工企业的技改工作力度。抓住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机遇,帮助县纸厂完成了年产总量10万吨,总产值6.5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企业规划,搬迁选址及各项迁建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夯实基础,促进竹产业发展。在抓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大了以道路交通、通讯、广播电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92%,已建基站(移动、联通)60个,通讯网络覆盖每个行政村,乡村公路增加了130多公里,达到了400.8公里,全县除团结村未通公路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解决了广大农户因担忧交通闭塞而“豆腐盘成肉价钱”以及“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等信息闭塞的问题。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用林区公路建设,着力解决竹产业发展中的交通制约瓶颈。此外,今年还争取到上级投入到村组道路建设资金900多万元,目前,新修公路的勘察设计等工作已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县竹基地建设将达40万亩,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税收4800万元,农民年均可增收1062元。
一、整合资金,用于竹产业发展。一是上级下拨的涉农资金能够用到竹产业发展的,都尽量予以倾斜。如林业部门每年的退耕还林补足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竹产业;今年春,县扶贫办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10多万投入竹产业,造竹2.3万多亩。二是整合部门资金,扶持竹产业发展。全县32个村委会分别由县直相关部门挂钩,挂钩部门每年出资对挂钩村规范种竹50亩以上,县直部门已挂钩帮扶造竹1975亩。其中,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累计用于发展竹产业的贷款497万元。三是整合企业资金,共同推进竹产业的发展。如县电力公司今年投入1.5万元,规范造竹200亩;全县19个煤炭企业连续3年累计投入资金43万元,造竹5700亩。四是群众投工投劳义务造竹。县绿化部门发动群众每人每年义务造竹3株以上。资金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全县发展竹产业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二、狠抓种苗,打牢竹产业发展根基。种苗是竹产业发展的关键,竹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种苗培育直接有关。在绥江县的区域环境中,是发展以竹笋为主的竹产业,还是发展以竹材为主的竹产业?经反复考察论证,绥江县决定发展以竹材为主的竹产业,并确定了海拔800米下的地区主要发展杂交竹,辅以麻竹等;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主要发展慈竹,辅以水竹等。为认真吸取林业工程造林外调苗木成活率不高的教训,绥江县采取自己培育种苗的做法。一是以县中心苗圃为核心,规范化育竹苗80多亩,充分发挥其试验、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支持、鼓励全县林业系统技术人员带头培育竹种苗,对培育的种苗,政府统一采购。三是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参与种苗建设,并实行了种苗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如今,全县有《林木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经营许可证》的育苗户33户,育苗面积达1200多亩,年产竹苗700多万丛,确保了竹种苗的足额供给和质量。
三、扶持龙头,带动发展竹产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一是内引外联,择强扶优,发展壮大竹企业规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将亏损、停产的原绥江造纸厂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整体拍卖,引进了中信纸业、竹绵纸业有限公司,引导企业完成了纸厂加工、治污设备的技改,并投入造纸生产。目前,中信纸业和竹锦纸业年生产设计规模达1万吨,实际产量达6000吨。二是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到多促进少限制,多服务少干预,多优惠少索取,高效率少环节。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理顺竹材收购秩序,强化收购管理,制定竹材最低保护价,打击垄断收购等强买强卖行为,放开县外竹材准入和县内竹材收购渠道。三是加大竹材加工企业的技改工作力度。抓住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机遇,帮助县纸厂完成了年产总量10万吨,总产值6.5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企业规划,搬迁选址及各项迁建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夯实基础,促进竹产业发展。在抓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大了以道路交通、通讯、广播电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92%,已建基站(移动、联通)60个,通讯网络覆盖每个行政村,乡村公路增加了130多公里,达到了400.8公里,全县除团结村未通公路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解决了广大农户因担忧交通闭塞而“豆腐盘成肉价钱”以及“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等信息闭塞的问题。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用林区公路建设,着力解决竹产业发展中的交通制约瓶颈。此外,今年还争取到上级投入到村组道路建设资金900多万元,目前,新修公路的勘察设计等工作已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县竹基地建设将达40万亩,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税收4800万元,农民年均可增收10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