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打破毛竹传统种植,毛竹经济节节高
5月3日,进入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最偏远的浔溪乡,仿佛投入了竹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在山风中涌起绿色的波涛,一个个农家院落点缀在山乡的毛竹风景画里。
穿行竹林,万竿凌霄,轻雾萦绕,一根根竹笋拔节吐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竹香。此时,勤劳的村民正在为新出笋竹耕耘施肥。走近浔溪村,拥有160亩竹林的村民杨水龙告诉记者:“现在松土下肥,不但毛竹长势旺,而且竹笋产量高。”穿行竹林,只见村民们把山地当成农田一样精耕细作,松软的肥土里一根根毛竹茁壮成长,宛若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菜园。
“把山当田种,把竹当菜栽,这里的农民立足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做好竹文章,毛竹经济节节高。”同行的乡村干部异口同声。据介绍,浔溪是南城闻名遐迩的毛竹之乡,全乡拥有毛竹6.6万亩,农民人均年收入的五成以上来自毛竹及其相关产业。
村里人不会忘记,2008年的那场冰冻灾害致使九成毛竹折断、倾倒、开裂,一夜之间长势喜人的毛竹毁于一旦,情景惨不忍睹。之后,乡里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并选派有文化的年轻人到浙江安吉县学习“山当田种,竹当菜栽”的种竹育竹新模式,感受竹文化的魅力。为提高毛竹培育水平,乡里举办毛竹林培育技术培训班,制定操作规程,推行“丰产高效毛竹示范片”建设。如今,毛竹林平均立竹由每亩106株上升到150株,并建成毛竹丰产林1万亩。
在抓好毛竹丰产的同时,乡里注重竹子深加工,先后引进了春红竹制品有限公司、安达竹制品厂和腾翔竹制品厂等毛竹加工企业,生产的竹地板、竹垫、竹帘等竹制品畅销浙江、江苏等地,而那一堆堆毛竹加工后的下脚料也被废物利用,加工成蚊香、檀香。浔溪星都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容告诉记者:“这里的毛竹加工企业每年产生上百吨竹屑、竹蔸这样的下脚料,以前都是随意丢弃或作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它们都派上了大用场,成为我们企业生产檀香的好原料。”面对漫山毛竹,乡党委书记徐国斌对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乡里还要积极向毛竹产业发达地区学习,向开发竹纤维、竹地毯、竹啤酒、竹工艺品等产品挺进,让小毛竹发展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