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德县东亭乡毛竹林里掘“真金”
山上育竹林,山下建工厂,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打好“毛竹牌”,催热“竹经济”,精心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力推竹业富民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3月4日下午,记者从广德县城出发直奔东亭乡高峰村,一路上满目青青翠竹,风过竹海,绿意流淌,远处山峦起伏,雾罩云遮,幢幢白墙黑瓦的民居小楼点缀其间,好一幅宁静致远的竹乡风情画!
刚进村口,记者就看到几台农用车正在路边卸载肥料。村民孙志光正忙前忙后,准备将肥料运上山。“你不晓得,现在春季,正是竹笋得力的时候,这个时候下点肥,今年不但毛竹长势旺,而且竹笋产量高。我们这儿的农民把山当田种,全靠毛竹当家。”孙志光一边忙活,一边告诉记者。
“把山当田种,把竹当菜栽,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做好这一篇竹文章。”随行的东亭乡人大主席陈昌富接过话头。广德县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拥有竹林90万亩,毛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而高峰村虽然只有800多户人家,却拥有竹林12600亩,竹制品厂业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去年人均年收入12918元,竹制品加工人均纯收入105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5%。
走进明德竹制品厂,只见毛竹堆积如山,车间里工人们或忙着做扇骨,或全神贯注画扇面,一把把造型精美、五彩缤纷的竹扇令人爱不释手。企业负责人王宏彬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些竹扇,它们都要漂洋过海销到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市场呢。”目前,该厂从事工艺竹扇制作的就有270名工人,他们年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家家存款至少20万元,不少人还买了私家车,天天开着车子上班。
“在发展竹业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加快林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对接,初步形成‘山上有资源、山下有工厂、山外有市场’的格局。”陈昌富介绍说。为加快建设竹加工基地,他们还在高峰村建立了500亩的竹工业集中区,规划了6000亩毛竹高科技示范园,为带动周边林农投入山林改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底该村成功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