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起家成千万富豪 竹木让乡民增收
在海拔近700米的千丈岩山上,生长着成片郁郁葱葱的毛竹林,这就是义乌市武义县丰华木业有限公司的林业基地。在这座大山里,潘国平立志打造出一个集竹林生产、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林。近日,记者来到潘国平的丰华木业有限公司里,听这位农民企业家讲述他的故事。
5元起家成千万富豪
今年50岁的潘国平是我县大溪口乡岭脚村人。在朋友眼中,潘国平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成功企业家。在1978年到1991年涌起的第一次全民大创业的浪潮中,“能人”潘国平就展示了他的敏锐与强硬。年仅20岁的他靠仅有的5元钱起家,做起木材加工生意。没钱买设备的潘国平通过租用村里生产队的机器,在老家办起了个锯板厂,开始了他的创业路。
30年风风雨雨,潘国平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成功转型,木材生意越做越大。他的企业从最初加工简单杉木尖的木材加工厂,到现在成为了专业设计、生产、出口高中档红酒盒、竹木刀架、竹木菜板、竹木餐具盒、酒吧套件等产品的外向型出口企业。从最初租用厂房和设备,到现在办起了占地15000多平方米、拥有24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的大公司。
农民与老板的完美结合
农民出身的他,有着农民特有的品质。在员工的眼中,潘国平是一位关心员工、踏实肯干、平易近人的老大,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在去年年底的一天,潘国平在与员工一起卸货时,几根木头突然从车上滚了下来。眼看着一名员工将被砸到,这时,潘国平奋力冲上前去,一把把员工推开,自己的腿却被木头砸个正着,造成骨折。
然而,在企业发展上,他却有着优秀企业家的品性。他十分重视企业的科技投入,重视企业品牌的建设。早在2010年,武义丰华木业有限公司就被评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我县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潘国平成功与省林科院联姻,成为他们的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新产品。2012年,他们的“红酒皮金套装”新产品在首届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大赛中荣获金奖;丰木园牌折叠电脑桌在第五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心系农民富农增效
喝水不忘挖井人,潘国平对记者说:“富农增效是我们企业发展始终坚持的经营宗旨。”为了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潘国平采取“农户+基地+企业”的经营模式。几年里,他先后在我县、缙云等地承包了1.2万亩毛竹林,2000亩山茶油林,承包款达1200多万,惠及600多户林农。同时雇佣80多位农民参与林间生产管理,每天每人支付工资120元。此外,他还向其他地方的农民高价收购毛竹等原材料及半成品,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多年来,潘国平的公司先后被评为“重质量守诚信优秀示范单位”、“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全国竹木制品行业领先示范企业”、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等荣誉称号。
做了30年木材加工生意的潘国平雄心不泯,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充满着信心。今年,他将加大林业基地的投入,实现毛竹、油茶等林业种植标准化、科技化、精细化生产,打造一个集木材加工与竹林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企业。他说:“农林业的大发展,企业才能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