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取经浙江安吉竹业模式 湖北赤壁发展楠竹产业链

  湖北赤壁双丘村现有9家竹木加工企业,日产废竹屑80余吨。为处理这些竹屑,村里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挖坑填埋。现在,村里引资建起秸秆气化公司,采取生物质干馏热解生产工艺,日产生物质燃气1000立方米、竹炭3吨、竹焦油、竹醋液各0.7吨,市值1.5万元,废竹屑成了香饽饽。

  以前,双丘村民坐拥5万亩竹林资源,靠1元一根卖竹子赚点小钱。2004年,村支书罗太平去浙江安吉县考察发现,该县100万亩竹林年创产值70亿元,包括赤壁在内的咸宁市竹林面积比安吉多70%,而产值却只有对方的十分之一。当年罗太平五赴浙江,请来了两位老板,在村里点起了“星星之火”。

  在来珍拉丝厂,老板李爱珍忙着指挥工人装车,这车拉丝将运到2公里外的嘉力工贸公司加工筷子。四年前,李爱珍建起了拉丝厂,从事楠竹粗加工,现一天加工一千多根楠竹。李爱珍盘指算账:粗加工利润薄,虽然拉丝产品一天有1.8万元进账,但竹子的成本涨到了20元一根,要不是竹屑能在秸秆气化公司卖个好价钱,她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坐落在双丘工业园内的嘉力公司,以生产竹地板为主,同时生产竹炭、竹筷等附属产品。强大的研发能力,让该公司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浙江等沿海地区,年产值达1500万元。

  现在的双丘村,从楠竹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再到废料加工,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村民们销售楠竹,年收入3000多万元;企业加工竹产品,收入超过75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上个月,浙江安吉的一位老板来双丘考察时笑着感叹,双丘人对竹子真是层层“盘剥”——竹子从竹皮、竹丝、竹片、竹屑、竹油,都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点击次数:724 来源: 发布时间:2012/6/19 22:36: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