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竹纸是古代三大名纸之一
富阳竹纸历史悠久,早在汉明帝时(公元58-75)已开始手工造纸,至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富阳竹纸品种繁多,不论是追求品质的贵族,还是讲究实惠的百姓,都能在富阳竹纸中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品种,因而在民间有“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的说法。
富阳竹纸中的精品纸与皇室有着不解之缘。宋时,富阳竹纸被选作“御用文书纸”。由于专为朝廷锦夹奏章和科举试卷的首选用纸,又因皇帝元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名为元书纸。宋朝时就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而在宋初时期,谢景初(1019-1084)创制出拥有十种色彩的书信专用纸,被称为谢公笺。因为纸色艳丽新颖,雅致有趣,在当时是极受推崇的名纸,与唐末五代名纸薛涛笺和汉末晋初左伯纸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名纸。
不仅如此,富阳竹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席之地,出口日、韩、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其中,昌山纸获1915年农商部最高特货称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和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三等奖,京放纸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和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三等奖,元书纸和乌金纸获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特等奖,刷黄纸和五千元书纸获1929年西湖博览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