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2012 中国木地板行业全面进入深海时代

  我国胶合板、刨花板和纤维板(含中密度纤维板)等三板为主形成的我国人造板工业构架市场,刨花板是其中一个主要产品,其科研、生产和产品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曾一度占据我国人造板工来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行业有关人士普通认为:我国刨花板工业近年落伍了,一度徘徊停滞不前,甚至下滑,刨花板生产企业不赚钱,效益不佳,产品质量下降,产量不足,已完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虽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实际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

  我们在论述这一话题时,我们没有完整系统的调查依据,所述内容的依据是根据行业相关报道数据和我们较全面掌握和了解的有关实际情况分析对比,并通过一些行业专家咨询,一些省市行业主部门的统计,部分大中企业的具实情况了解等方式,予以归纳阐述这一变化中的工业市场动态。

  根据相关报道说,我国刨花板生产企业在2000年已达560余家,6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万m3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3-5万m3的企业近70家(5万m3的企业17家,3万m3的企业近50家),年生产能力1.0万m3-2.0万m3的企业120余家。年总设计生产能力超过500万m3,而2000年实际生产产量仅达286.77万m3。但这些厂家统计情况是几年前的数据,而且我们认为是属一个较保守的统计数(或估计数),其主要依据应该是1994年全国工业普查。而实际情况数应该(或肯定)比这个数要大得多,且不是生产厂家,生产线数量,还是设计生产能力际产量。尽管近几年这一产业发展变化不大,但仍有一定进展。

  我国刨花板工来虽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获得较快发展则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70代末,国家从德国比松公司引进了一项较为先进的年产3万m3单层平压法刨花板成套设备,投建于北京木材厂。与此同时,林业部门和物资系统又投资在全国建设了13家年产1.5万m3刨花板生产线基础上,但它们基本上是依照原北京木材厂即将淘汰的原生产线设备的基础上设计制造的。正因为是参照物是产品,所以这批设备和工艺均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尽管情况如此,但在当时的行业基础情况下,仍是一个可喜的开端。在紧随其后,由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在消化吸收引进设备的基础上设计,昆明人造板机器厂改进、制造出了一批年产0.5万3为主的单层压机刨花板平压法生产线。由于这种生产线设备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设备容易更新,所以该设备于80年代中期开发出至90年代初,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近100家小型刨花板企业的市场规模,在建成的厂家中,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它已构成了当时我国刨花板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昆明厂随后又相继研制开发了年产0.3万m3、1.5万m3和3.0万m3的系列化刨花板成套设备及年产5.0万m3刨花板进口成套设备的配套单机设备,截止目前,昆明板机厂已为市场提供了近200套大小规模不等的系列人造生产线设备,遍布全国各地,仅单层压机刨花板生产线就近170套(条),且不含出口生产线项目设备,其中设备流向以广东、四川和东北市场居多。

  2.设备的来源与出处我国人造板生产企业设备的来源,除了纤维板、尤其是中密度纤维设备的出身稍为规范一些以外,其余胶合板和刨花板设备的出身都较为繁杂;特别是刨花板设备从开始就是土洋结合,五花八门。有引进成套或主机、引进技术合作制造、测绘仿制、自行研制;引进设备有先进的、也曾有落后的;其国产设备设计制造提供而言,有正规大、中型专业厂(公司),也有大小型专业厂(公司)和非专业中、小厂,作坊式小厂;还有的设备由生产厂家自行购件攒件式等形成的生产线。在我们从1994年我国工业普查统计的全国近650家刨花板厂中,估计有30%左右的生产厂设备就非专业小厂(或作坊厂)等庶名出知,尤其是象河北邢台(河北邢台人造板设备厂家大全)、文安左各庄(河北文安人造板设备厂家大全)、山东临沂(临沂人造板设备厂商大全、菏泽(菏泽人造板设备厂家大全),还有河南部分地区,以及广东东莞(东莞人造板设备厂家大全)、顺德(顺德人造板设备厂家大全等地的大部分小型生产厂的设备就属这类出身。就刨花板盛行年代(1993年左右)四川成都市周边也曾上马了近50条简易小型刨花板生产线,目前已多不复存在(80%)。因为当时工业普查统计要求是年产值只要>100万元以上即纳入,这在90年代初人造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时期,这一年产值对一般的小型生产厂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并且在当时(90年初)年产量在0.1-0.3万m3的小型生产厂也是很普通的。而由此基础参与形成的生产设备状况,注定了我国刨花板工业生产设备的参差不齐、规模低下和先天不足局面。

  3.引进设备历程与合作技术制造之路(1)引进设备概况与成就引进设备应追溯到分别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套瑞士年产0.5万m3挤压法生产设备(光华木材厂)和联邦德国引进的2套年产1.0万m3挤压法生产成套设备(上海人造板厂和成都木综厂);始于60年末70年初从捷克引进的7个半套和1个全套的年产仅0.23万m3法刨花板生产。这些引进设备前都当时在国际上已属淘汰产品,而后者则是补偿贸易引进,亦属于落后产品,这包括此后于80年初代引进的10余套罗马尼亚年产0.7万m3的小型低质的成套设备,也同属补偿贸易形式引进的落后产品。而真正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继1979年北京木材厂引进联邦德国年产3.0万m3平压法刨花板成套生产线为起始之后,至80年代中期而获得快速引进和发展。据原林业部森工司引进设备调查资料统计,截止1987年11月底为止,我国共引进刨花板生产线42条(包括引进主机或关键设备而形成的生产线),其中引进成套设备共39套(含交钥匙工厂);在引进设备中,新技术成套设备生产线约占60%(包括合作技术制造部分),其设计规模均多为3万m3和5万m3两类。至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末,我国又继续引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多条刨花板设备生产线,包括二手设备;从而就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均提升了我国刨花板工业整体上了一个台阶。这些项目包括规模较大的黑龙江万成木业的10万m3项目等;生产线达31条,生产能力131.1万m3。湖北咸宁引进专用于阻然刨花板生产的年产3万m3项目,为多层压机平压法生产线;而这类多层压机生产线也只有吉林福临、黑龙江万成、广东广宁等少数项目,其余大多项目多为单层平压法设备生产线;还有一类引进设备是被行业认为配备有铺装成形效果最好的分级式铺装机项目,来自瑞典桑斯公司。分别为年产1.8万m3的宁夏吴忠、广东连州(2套)、贵州都匀、江西景德镇等5个项目;年产3万m3的贵州省木业、昆明木材厂等均属这类生产线。值得一提福建邵武刨花板厂于1990年的年产3万m3项目,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条建成在运行项目)引进的连续平压法刨花板生产线,具有八十年代中其国际先进水平,可产2.5-25mm不同厚度的刨花板,填补国内薄形刨花板空白。但对该项目有专家称,由于引进生产线部分设备辅机不配套,至今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而引进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的则是于2000年起至2004年初的近几年间,这几年我国相继引进已建成的吉林三岔子、露水河年产5万m3项目、正建的江苏灌南6万m3秸秆板项目、吉林临江的8万m3防潮刨花板技改项目和福人木业的年产25万m3平压生产线共5个项目,还有广西丰林公司已启动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年产20万m3定向刨花板(OSB)项目,以及河北吴桥一项单层压机大幅面年产3万m3(二手设备)项目,其总数达7条生产线,设计产量高达7万m3;其中福人木业的年产25万m3项目为连续平法生产线,开创了国内引进刨花板项目之最。(2)合作制造之路我国刨花板设备合作制造之路走的虽不长,但它给我们行业留下了许多令业界回味之处和许多值得总结的东西。合作技术制造,主要是指80年代国家从联邦德国比松公司引进技术与沈阳重型机械设备公司合作制造建设了一批年产5万m3刨花板成套设备,共计0套(原计划),实际实施了6套,它们分别为:内蒙根河,吉林露水河和白河,黑龙江牡丹江和伊春汤旺河,以及四川广元(1994)年等项目。在这些合作制造生产线中,从初始的第一套项目引进设备比例占部分80%,到以后的逐步递减至露水河仅占48%,牡丹江占40%,白河、汤旺河占30%。这表明随着引进技术而转换的国内制造水平的表叔提高,国内刨花板设备制造业走上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1.设备开发研制投入不足我国刨花板工业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是以反映在设备研制方面。国产设备在2000年以前,相对较大规模的设备生产线是以进口和合作制造为主,而国内自行研制的成套设备主要以年产0.5万m3-1.5万m3生产线为主,包括单层压机和多层压机生产线;尽管已有几套自行设计制造的年产3万m3单层大幅面压机生产线问世,但因技术和设计原因,设备性能不完善,未能推广,只应用了为数不多的几套:黑龙江铁力,吉林三岔子,内蒙得尔布尔,河南商丘等项目。这些设备目前有的还在运行,有的已转买异地。对此类生产线设备行业专家和使用厂家的评价是:完全国产华的大幅面年产3万m3生产线,是国产设备开发的一大技术进步,单就这类设备而言,主机设备没有太大的问题,完全能满足生产使用;问题在于配置不合理,更主要的在许多小的辅机问题上,比如输送线上的配置控制,括板运输机设计合理性,电器液压年等件选用等。合作制造的5万m3生产线亦是如此。所以主要方面值得肯定,毕竟我们起步了,步入了正轨,而且以此为基础发展推动了我国刨花板工业不向前。导致刨花板工业发缓慢原因,除了市场因素以外,我们的技术设备研发力量薄弱,投入较少是主要因素,且国内专业设备制造的大、中型企业也较少,而且由于市场需求的因素,这几天这些专业大、中厂的刨花板设备(刨花板设备厂商名录大全)开发力度远不及中纤板设备开发投入的零头。这并非是刨花板设备没有市场需求,而恰恰相反,不但有市场需求,而且所需求的是高质量的、设计产量较大的设备;但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产品需求趋势和导向所致。

  2.市场需求形成自然分工人造板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业务量来驱动。国内刨花板设备制造,就前面所述,以单层压机首先应用于年产0.5万m3的生产线为起点,标志我国刨花板工业的新历程,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等项因素的推进,使得当年这些专业设备厂麝香了大量的市场业务,生意兴隆,随之也就自然形成了目前这些国内大、中专业生产厂的片段分工格局。生产中小型单层压机生产线的主要以昆明板机厂、信阳木机厂为主,还有云南林机厂、平度板机厂和西北板机厂一部分,以及后来的上海板机厂和苏州林机厂;生产大中型单层压机生产线的主要为沈重公司;而生产多层压机配套生产线由主要以哈尔滨林机厂、西北板机厂、四川东华机械厂和岷江林机厂等;还有部分专业小厂(公司),也就是这些专业生产厂多年业支撑着我国刨花板工来发展、担当着主要生力军角色,至于前面提到同为市场提供过且为数不少生产设备的一些非专业小厂、作坊式厂,他们在期间主要仅是起到对生产设备量的增长,而对于质的提升则另当别论。

  3.国产设备应用与出口总的来讲,国产刨花板设备基本上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满足市场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选配了一些高质量的进口控制件和关键配套,加快了国产设备的发展速度。尽管从精度、故障率、产品质量来看与进口设备还有大的差距,但随着这些制造企业研制技术日臻成熟,其制造能力和产品开发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目前,这些工厂制造提供的设备产品已遍及全国各地,工厂立足国内,同时还致力于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的开发,如昆明板机厂的刨花板设备先后出口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尼、老挝、越南等国家;出口到越南的还有云南林机厂年产0.5万m3成套设备,西北板机厂0.7万m3成套设备,其中西北厂还有出口老挝的年产1.5万m3成套设备等;另外,几个大型专业厂刨花板设备也走出国门,分别为:信阳木机厂出口到尼日利亚刨花板生产线设备;沈重公司与荷兰、加拿大等公司研究中心技术合作,研制提供出口到沙特的年产8万m3麦秸板生产线基础上;还有上海板机厂年产1.5万m3单层压机刨花板生产线,也于近期出口到越南。

  1.生产设备的应用现状如今的刨花板工业生产设备现状是:约大多数引进的先进设备和较规范的国产设备一般都在正常运行;而占相当比例的一部分技术落后质次设备情况(含自制与引进设备)则有了根本性改变,其中也包括相当一部分规范国产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命运也发生了较大的且形式不同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淘汰一批。多见于早期引进的德国、瑞典落后设备产品,也包括部分罗马尼亚进口的设备,以及早期国产的部分技术不成熟、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质量低劣设备和土法上马的一些小型简易设备,这其中也包括原物资系统部分于80年代初匆忙上以的几址条小型设备的其中一部分;其间也自然还有企业自损、自毁的部分好的引进设备、国产正规调和,如吉林福木业公司原引进的年产3m3二手调和,于1992年因火灾完全损毁,后以沈重主机和镇江辅机恢复重建;武汉木材厂主机压机挪作他用;山东平度厂,昆明厂产的年产0.3万、0.5万m3的单层压机生产纲,个别的工厂也因规模产量偏小,有的改作贴面压机、中纤板压机,或彻底报废退出市场。这些都应计算在递减淘汰之列。

  (2))技术改造完善一批。这类设备如80年代由林业和物资部门投建的13条年产1.5万m3生产线中的多条被行业称为“瘟机”的项目技改。如黑龙江鹤立木业局、郑州木材公司、杭州木材厂、武汉木材厂、昆明木器厂等项目技改情况也不尽人意;但其中武汉和昆明厂设备,尽管经过投资技改;武汉厂仅剩压机且挪作他用;昆明厂更换过东华厂新压机,此后也未将其救“活:,后来卖至河北技改中纤板项目之用。但大多技改项目还是历史学家具有成效,其间也包括有上面近述的物资系统的部分小型项目等,如天津福家公司等项目的技改。主要采取更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铺装机,选用新型无垫板生产工艺和新型电、液控技术等。通过技改使之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效益。像原天津福家公司通过技将原生产能力不足0.5万m3生产线一下子提升至近3.0万m3水平;地处沈阳大东区的金隆木业公司通过技改也将原生产线翻了一番多。达到约4万m3;黑龙江鹤立林业局项目也经过多次技改目前在运行;郑州木材公司(福星)项目技改后亦在正常运行;天津福有杭州木材厂项目等。通过技改,类似这样的设备目前大多基本在正常运行。而且像这样的技术改造近年来在全国行业内进行的面相当广泛。

  (3)租赁合作、转移转卖一批。这其中主要因改制转产、管理不善(包括技术管理),原料供应、市场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更。就租赁合作项目而言,较典型的有类似于前几年的大幅集团的多个租赁项目的动作;如黑龙江的福旺项目、吉林的福临和福柏项目,河南郑州的福星公司项目,还有前面提到的天津福家公司项目;光大公司的合肥光大项目运作等,都是较成功的例子。还有转租私营企业的广东鱼珠木材厂和广西融水项目;如今这些项目有的还在运行,有的已退出经营。至于转移转卖的项目设备,其中也包括引进设备和国产设备,在近几年间就一直未停止过。包括国有、集体的大、中、小型设备,其大多已通过转卖形式,将设备国营转私营,集体转个体。这种现象是否属正常?尽管在市场经济的今日提出这样的字眼题目已不合时宜。而关于这个问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才前不久在某改革座谈会上就表示:“近5年,林产工业发展的总投入中,近90%来处民间资本”;以此而论,就上述这种转卖现象无疑算是正常的了。而在近几年转卖的部分项目设备中,主要的生产线就有:较典型的北京木材厂于79年引进的较先进单压机生产线调和,现转卖至天津;广东韶关刨花板厂和湖南靖城贮木场引进的年产3万m3单层压机生产线分别转卖至香港某公司(就近重建)和广东东莞;重<庆木综厂引进的年产3万m3生产线项目也转卖;四川广元刨花板厂于1994年才建成的技术合作制造年产5万m3生产线项目,已归属至四川国栋公司门下经营;广东怀集引进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较先进的年产1.8万m3生产线工厂m3生产线工厂,也转卖私营企业;广东广宁木材厂,引进的年产1.8万m3多层压机生产线,于近期转卖广东中山业主;广西融水引进德国申克公司年产1.8万m3二手设备生产线,据悉已转租浙江业主;天津福家公司的国产设备技改生产线转移至天津郊县;吉林三岔子林业局年产3万m3单层压机国产刨花板生产线,因该厂技上新项目,转卖至河北;吉林临江刨花板厂引进的年产5万m3多层压机征税线,因产品换代、更新、技改而已定转卖某国外商家。但上述租凭合作、转移转卖的这些设备并没有多少退出经营市场,而仅是资产的转移或经营者的变换,而县通过这一市场变华,这些设备一般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质量或减少产量,相反可能会更好。就早期(50年代)北京厂由沈重公司生产的压机,即曾被用作参照样机的那一套国产多层压机刨花板生产线,后转卖至河北兴隆技改生产应用多年后,现又转卖至广东。这也并未退出市场。

  (4)改扩建、改造一批。因生产规模偏小、设备老化或质次,产品更新或变换而进行的改扩建工程。这些项目有的是重新引进设备,有的是在原设备基础上进行部分设备的改造或增减而形成新的项目产品生产线。如吉林三岔子林业局和露水河林业局改扩建年产5万m3均质刨花板项目,前者为弃旧换新,采用重新走进设备;后者采取留旧进新,重新引进设备新建;这两个项目均于2000年建成投产。吉林临江林业局拟订的更新改建年产8万m3防潮刨花板薄板项目已确定正在实施中;昆明木材厂的原引进的年产3万m3生产线技改均质刨花板项目已到预期效果;内蒙满归林业局国产设备生产线改为年产3万m3均质刨花板项目也投入生产运行。

  多数设备生产线主要用于木质原料产品的生产,而仅有少量设备生产线应用于非木质原料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有少部分份引进设备生产线用于生产非木质产品。其中用于棉杆为原料的山东德州和菏泽项目,河北曲周项目,已及最近刚建成的四川国栋公司年产10万m3的秸原料产品等项目。如今他们的应用情况如保?据悉,前者山东、河北项目因原料棉杆缠绕设备等工艺技术问题和原料供应问题,导致该类项目生产线建成多年而未形成正常生产,后来不得已而将其技改为木质原料产品生产线,方得以发挥共效能;河北曲周设备前两年也曾用于麦秸板的试产,效果尚可,但目前仍用于木质产品生产;后者-----四川国栋项目,目前刚建成试产,其效果尚待进一步验证和市场考验。但是可以预见,由于该项目的技术引进,将会带动和促进我国秸秆人造板产业大的进展,改变该产业多年徘徊之局面。关于麦秸秆的开发,除四川国栋公司引进设备项目外,最近传来消息:英国康拜(Compak)公司上海公司已在上海南汇应用Comqak公司设备技术与工艺实施一项年产1.4万m3样板厂项目,而随之应用该项专利技术设备的年产6万m3的引进项目已在江苏灌南投入建设;山东也有一个同类项目在建,即山东淄博同森木业公司年产1.5万m3(一期)和年产5万m3(二期)项目,选用沈重单层压机设备配套、中国林科院工艺技术;除此以外,近期河南商丘鼎盛木业公司也正在筹划一项引进国外技术,利用当地麦秸杆、玉米秆生产秸秆刨花板工业项目。这将可望由此而拉开国内麦秸板开发应用新的序幕。除麦秸板之外,稻草板的开发已进入市场。继湖北基立公司的几条稻草板投入建设并走入市场之后,目前至少有一个较大型的项目在江苏投建,即投建于淮安的江苏鼎元科技开发公司的年产5万m3(信阳设备)项目;以及湖北监利的一项技改稻草板生产线(两条生产线)项目也进入实施。应用于非木质产品生产较成功的应为南方诸省的蔗渣刨花板生产线项目和东北亚麻杆刨花板生产线项目。此两类产品生产其工艺成熟,设备基本为国产中小型生产线,包括单层压机和多层压机生产线。这类生产线目前有多少在运行?据统计,前者仅广西区就有10余家糖厂利用蔗渣生产刨花板,其生产线(包括非糖厂企业)近20条,年总产量16-17万m3,产品畅销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及新疆等省、区;广东也是蔗渣刨花板生产主要产地,生产厂也不亚于广西;还有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多家生产厂;其次福建也有部分厂在生产。而后者东北的亚麻板生产,据统计也有十几条生产线在运行,情况尚可。应用于非木质原料家族还有一种为竹材刨花板(或竹材碎料板)。分布于湖南、江西、广西、四川、云南、浙江等省、区。项目大多建于20世纪80末90年代初。据当时统计,在南方各省、区共建成50多家小型竹材料板厂,共模式以四川原开县温泉工艺厂年产0.2万m3生产厂(车间)为部分。当然后来也有的厂新建或改建了年产0.5万m3和年产1.5万m3的生产线基础上,如浙江庆元项目和四川开县项目等。这些小厂在当年也发挥了一的市场作用,也生产出合格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在1992年四川省取得刨花板生产诃的20家企业中,竹材刨花板厂就占了8家。但这些小厂(车间)的设备来源也是参差不齐,其总的情况是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原始、产品质量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正因为如此,当年的这些小厂目前大多已悄然无声。今后这类产品还能否发展起来,将视市场需求而定。但从生产原料供应充足而言,该产品应该是有发展前途的,但决不可能是再应用以前这类设备和工艺技术了

  2.定向刨花板和均质刨花板生产与发展

  (1)定向刨花板(OSB)定向刨花板的生产,美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始于1994年。之后,美国的生产迅速上升,2001年在北美达到了1810万m3,占据世界生产总产量的93%。而在我国,OSB的起步并不算晚,始于1985年,以南京木器厂引进的年产1.0万m3的小型成套生产线为起点,标志着我国OSB产业时代的到来。但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该项产业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停滞不前。直到90年代,江西赣州第二木材古物采用扔引进主机,国内配套辅机建成年产2.0万m3OSB生产线之后,该项目产品才又有了新的起步。在继赣州项目之后,由南京林业大学、镇江林机厂和上海板机厂合作,采用国产设备技术相继建设了年产1.6万m3的福建建欧项目、江苏徐州项目和广东封开项目。在当年这几家厂建成之初,其产品还一度适时走入市场,用于大城市的保龄球球道,上海等大城市,高架桥旁的斜顶建筑物的屋顶材等。但后来因产品质量、市场价高和应用领域扔范围所限等,随后几年的OSB在国内市场又悄然无声。而今天,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设备生产的命运怎样了?南京引进的年产1.0万m3小型成套生产线设备,原本带有试验性质的,基本没有形成生产力和效能,在经过多年的试验、试产、科研,完成其使命之后,于20世纪初转卖至江苏吴县一外商企业,经技改、调整之后仍用于OSB生产;广东封开项目生产线也与南京项目设备情况类似,刚于2003年转卖至广东中山,相信它的命运也许会变好,起死回生。(2)均质刨花板均质刨花板在国内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尽管生产厂家还不多,仅有引进芬兰美卓公司的年产5万m3成套设备生产的吉林露水河和三岔子项目;以进口设备技改的昆明木材厂3万m3项目等4个厂家。该项目产品的起点高、适应性强,市场前景看好。无疑它们的命运决不会走OSB的老路。上述这种新产品的生产与发展,业内人十普遍认为:时下这两种产品都具有发展前途,其中均质板产品更具良好前景;而OSB,据悉目前市场已有点动起来了,尽管需求量不大;但OSB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已经日渐成熟,随着国内进口OSB数量的增大,随着近期圣象公司将OSB推广用于电脑室隔板及有关公司将其用于展室托板等领域的开始,以及近期有的厂家拟将其开发在工业缝纫机台板的应用,相信OSB产品应用又将为中国的行业企业提供巨大商机。

  五、刨花板产品市场现状与企业效益

  1.行业总体现状前而曾提到,行业有关人士曾认为“……刨花板生产企业不赚钱,效益不佳。”但在近年大家在热衷于生产、应用中纤板产品时,刨花板产品并没有因此退出多少市场,而相反由于产品因其自身具有独特性能(如抗弯强度较中纤板强)和价格性能比而独领其地,仍占据有相当大部分市场份额。比如应用于家具台面等有其极好的适应性。在这种市场情况,自然企业产品是一路春风,行销顺畅,企业效益也自然不菲。尤其是近几年东北、山东、河南和广西等地一些正规生产厂。

  2.市场影响与企业状况20世纪90年代初的发展高峰期的中加刨花板工业,至95年之后则开始转入低谷期,其主要原因:

  (1)由于受到各地市场的简易型生产线生产和低价质次产品的冲击,致使大多正规刨花板厂难以承受而萎缩;

  (2)受到中纤板高速发展的影响。因而自1995年发展至高峰(年产435.1万m3),之后跌至1999掉的(240.96万m3);自2000年后才又有所回升,而逐年恢复发展。尽管前几年确实由于MDF的快速增长,使得大部分省、市一些刨花板企业受到程度不同影响;受到产品低价冲击,造成一些因管理不善国,原材料市场变化等难以支撑的厂家(包括一些设备先进的大中型厂)倒闭、变卖设备。直到2002年底开始这一市场方有了回升的复苏迹象。但上述困难情况也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如此,如广西厂家多年来一直较平稳,效益一直很好;东北的一部分主要大、中型厂,山东、安徽的一些主要生产厂,还有西南的贵州、云南的主要厂家,由于经营得法,对其影响也不是很大;尤其是近3-4年以来,对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产品质量较好的,具一定知名度之企业产品,且不生产设备是进口调和,还是国产设备企业,都具有较好的效益。而这样的企业从北至南比比皆是,如东北境内的万力木业、万成木业,内蒙根河人造板厂,吉林露水河、临江等厂,其中万力木业的非标超大厚板市场需求一直畅销;临江刨花板厂近两年一直在增产起产(5万m3设计能力超产至6万多m3),且还供不应求,拟定采取异地租赁设备生产以弥补其企业市场不足;山东寿光和菏泽林盾公司也同样如此,其中寿光人造板厂也采取临江厂的模式异地租赁设备超产生产;具一定知名品牌的安徽滁州华能公司产品一直行销市场;皖林公司目前产品供不应求;还有安徽东至林业局刨花板厂一直以国产小型正规设备闯市场,增加创市场;河南商丘木业、郸城天工木业、洛阳洛宁佳美木业的产品多年行销广东市场;其中商丘木业和工木业又在新线设备,大量增加产量占领市场;湖南人造板厂、广西的三威木业及玉林地区的几家私营厂产品也一直在广东行销;贵州省的省木业公司、都匀人造板厂,云南昆明木材厂等产品市场也主要在广东,还有成都等地;而广东本地的刨花板产品,其主要生产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都较高,也很受市场欢迎。如广东的连州公司产品质高价亦高,供不应求。同样也就是在广东,除一主要生产帮外,在广州周边的番禺、顺德、东莞等地还建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设备和简易设备的私营生产厂,生产的产品大多为普通压光板,产品质量适中,但价格低廉,企业主要以量取胜,其产品近年业也一直很畅销。这类企业冬麦这种中低档产品的主要原因:一是技术设备因素,二是原料原因(主要问题),因为这帮所用原料均来自当地大量家具厂的下脚料刨花,也算是废物利用。像这类小企业,这样中低档产品生产,在河北邢台(邢台刨花板厂家大全,文安左各庄(左各庄刨花板厂家大全,山东临沂(临沂刨花板厂家大全、菏泽(菏泽刨花板厂家大全,河南部分地区也大量存在。辽宁的沈阳、抚顺也有生产,但原料则多用木地板生产企业的下脚料。尽管这类产品质低价也低,企业赚钱不多,但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仍有它的市场份额,同样畅销。这也算是一个市场补充,而且是废料的综合利用,自然有一定市场效益。由此一来,产品逐步形成由市场定位,市场自然引导企业生产之势,也自然形成产品向高低两极分化走势。对于非木质的蔗渣刨花板,尽管近年价格下滑不秒,但市场仍很大,产品从不愁销,且在2003年初的销售中市场价还有了一定提升,今年则提升价更多。

  3.企业日前产品与效益至于目前质好价高的正规产品,其市场价、生产成本和企业效益又如何?在这里,我们针对南北不同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了角,企业普遍反映,刨花板产品市场不仅是复苏,而且市场日渐见好,发展前景一致看好。因引,目前刨板产品市场情况较好,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些地区,刨花板产品比MDF效益要好许多。在这我们不妨以南北几个厂商提供的市场情况为例:东北万力木业的非标超大厚板出厂价>近千元、m3,销往广东居多,山东寿光厂的规格一种板产品价10000-1100元/m3;菏泽林盾的非标超大幅面板生产其效益比寿光还好;安徽皖林产品900-1000元/m3,且供不应求;广东连州产品近期已达1000-1100元/m3,且最爱还在提升;广西某中小厂厚度为25mm的砂光素板,售价为84-85元/张,则每立方产品销价达到1160-1170元;贵州两个旨过设备国营厂的一般16mm厚砂光素板,销价为45-50元/张,每立方米也超过千元;河南洛阳某厂的规格砂光素板根据产品厚板不同,售价亦可达900元/m3以上;河南长葛的几家刨花板厂其情况也很喜人。棋中某厂生产的防潮产品价格达900元/m3以上,产品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装修。而企业生产三本南方省区一般都是在600元/m3左右,木材原料稍高的北方地区也仅达700元/m3左右。而且刨花板厂一般亦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纵观产品质量好的刨花板厂的情况,其生产企业效益,由即可窥一斑。

  七、刨花板工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刨花板工业的整体水平,可用两句话概括之----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质量存在问题。每年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针对人造板产品检测结果表明,大、中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般都较好,这与他们拥有优良的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手段等有密切的关系。但这部分大、小企业在整体刨花板行业中仅占少数,尽管他们的产品产量也能达到问题的三分之一强。就前面近述的在我国刨花板生产企业560余家600多条生产线中,年生产能力达10万m3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3-5万m3企业近70家。1-2万m3企业120余家;也只分别占0.36%、12.5%和21.4%,其大多数仍为小型企业。这些占相当大比例的小型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落后、整体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属低效型。也正是由于这相当部分的小生产企业存在的这种行业状况,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但随着近期引进的7个大中型生产线项目和几十条3-5万用至6-7万m3的国产单层和多压机生产线新项目设备的开发制造投入建设,相信这种状况会随之得到改进和提高。同时,由于上述这种整体水平现状,导致或影响行业整体木材综合利用水平,目前利用率低到60%。从而迁成资源浪费严重,行业经济效益低下,这对目前提倡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是极不相适应的。不难看出,大、中、小型生产企业间的综合水平差距几乎是天然之别,这也是一个行业公认的现实。

  六、刨花板主要生产重点省区综合近期相关报道情况看,广东应属刨花板生产重点省区(广东刨花板厂家大全)。因为它是刨花板生产较早的省份之一,除番禺、东莞等地一些小型厂或简易设备生产线工厂以外,现在有相当比例的主要生产厂的设备大都引进德国、意大利和芬兰等国,共有6条之多;其余一部分使用的国产设备也来自哈尔滨林机厂、信阳木机厂和昆明板机厂等主要专业设备厂,因此,广东生产的刨花板产品质量较高,很受市场欢迎。于20世纪末期,加拿大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引进芬兰设备(二手)、工艺,在高要建成设计能力为10万m3的刨花板生产线项目,从而使广东的刨花板生产能力在2000年就提升达到45.95万m3。对于这一生产能力的问题。也有行业专家最近撰文说:广东约有37条刨花板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80万m3,居全国第二。广东位第二,那么位居第一的省区在哪里?有待考证落实。也许在东北或是山东?尽管山东亦属人造板生产大省,但据山东省行业主管部门前两年统计,全省年产人造板400多万m3,但大多为中纤板和胶合板(分别为生产280万m3和140万m3),而刨花板是生产能力仅有50万m3。但这些统计数中,山东省是否已包含临沂地区的近百家中、小生产厂的生产能力;广东省是否包含广州周边的番禺、东莞相当数量的中、小生产厂产量?但不论如何,广东和山东当属刨花板生产重点省区。除此以外,综合各方统计情况看,华北的河北省(河北省刨花板厂商大全)、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也应属刨花板生产重点省区之一。河北省据统计报道,2003年全省人造板总产量达到了1000万m3生产企业达2550多家,只是其中刨花板产量占有多大比重?其统计中未列出。但在未来几年的规划目标中,全省人造板产量2005年要达到1200万m3,2010年棕达1600万m3,在目标增加数中,预计刨花板是主要增长板种之一,因为近期有多种迹象表明,河北有多家企业发展计划已转向刨花板项目。

  3.未来的发展

  (1)发展机遇与前景上面这位专家同时还指出,认为我国刨花板现在应该是到了发展的时候了,由此以取代或改变目前大量进口刨花板产品的局面。据悉,近年有关行业厂商已认识到了这一时机的到来,其中已有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如福建福人木业公司经几年动作已定引进先进技术水平的年产25万m3平面连续压机轻质刨花板生产线;且于近期启动投建;还有浙江丽人集团和江苏大亚集团已拟定准备上马与福人木业同类型设备年产30万m3规模的大型刨花板生产项目。其中大亚木业已经传出信息,该公司于今年将正式启动高档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两个项目;另外,近日获息,广西丰林林业公司已启动一项年产20万m3定向刨花板项目,这是目前国内投建的该类产品最大的项目。由上述种种动向表明:中国大中型刨花板产业项目建设启动已拉开序幕;若这几年项目投入建成以后,无疑将对中国刨花板工业整体水平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可喜的前兆。就国内设备生产厂商而言,在大家热衷于中纤板设备研制开发多年之后,也有部分厂/家拟腾出部分精力转向刨花板设备的开发之倾向,其中信阳厂、苏福马、上海板机厂等已开始向市场提供设备产品,其中信阳木机厂自2000年开始,已向市场了26套3.0万、2.0万和7.0万m3刨花板生产线调和,并已开始走向市场,还有上海捷成,常熟林机,哈尔滨凌志、东大等公司已转入了新一轮刨花板项目建设行列。由此我们认为也应该这样,调整一个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应与进口设备厂商竞争一高低或市场份额。

  (2)发展刨花板的N个理由

  其一,原料来源广泛的。就速生材小径木等低档的综合利用,应用在中纤板与刨花板生产中,非此即彼,且刨花板产品生产还有优于中纤板的重要一点----生产原料要求较低,且不论树种,规格、间伐材,加工剩余物、再循环木材,以及非本质原料沃土产,符合绿色环保概念;

  其二,刨花板生产制作技术工艺成熟,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能耗少,值得引导开发、生产;

  其三,刨花板产品的性能符合时下诜代业企业和一般消费者习惯和要求,使用范围广泛。

  (3)今后的刨花板项目建设规模有国外同行来公司代表问作者:中国的刨花板规模多大合适?回答是:一般中小型3-5万m3,这主是从原材料供应、交通、能源供庆的可能性和资金的筹集等因素来考虑;而建设8-10万m3以上中型项目,则就重点考察木材原料和能源供应的可能性;至于15-20万m3以上大型引进设备项目,则更应全面考察,包括销区市场和产品庆用定位等。但后者引进设备项目规模建设,依据中国国情,只应占极少比例。

  (4)中国的刨花板应用市场中国刨花板产品应用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知道,我国的刨花板产品也包括中纤板产品约80%以上用于家具生产。而中国近年的家具工业又如日中天,以跨越式地在发展,正为刨花板等人造板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据统计,全国家具生产企业目前忆达5万余家,从业人员500万人;2001年全国家具总产值1400亿元,出口额达39.68亿美元;其产品产量约为9亿元,其中49.9%为木制家具;2002年产值1650亿元,较2001年增加17.8%出口达54.17亿元美元,较2001增长36.52%,2003年产值又高达2400多亿元,较2002年45.45增长%;7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国。在家具制造业,广东是全国的龙头老大,产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2003年广东家具产值520亿元,出口额达3646亿美元,约占全国的近50%;目前仅珠江三角洲就有6000多家家具生产企业;深圳有1200余家,从业人员15万人,产值突破150亿元人民币。正因为如此,广东方成为刨花板产品最大消纳市场。在华东,浙江随之成为中国家具第二大生产基地,2003年家具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出口值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8%。产值和出口额双双名列全国第二位。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刨花板消纳市场。对于未来几年间的刨花板生产工业与需求会如何?早在几年前,就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内行业专家陆文明、张久荣等(中国人造板市场研究,2000-2010年展望,1997年)对我国21世纪前10年人造板产量做出预测。其中刨花板产量前者预测2005年为892万m3,后者为720万m32010年前者预测为1250万m3,后者为860万m3。对于这两种预测,有关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后一预测是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造板供需情况的基础上,求出回归方程而得到的,较为适中,但不管哪一组预测数据,均与国家林业局统计提供的2003年的547.41万m3全国刨花板实际产量要大许多,也即我们国前的刨花板实际产量比预测的2005年和2010年的数字相差不少,且差距不小。所以我位方面还得加快发展步伐;另一方面我们已看到发展的空间和市场需求潜力还很大。据相关资料报道:到2005年中国室内装饰工程需求量将超过6000亿元,它所带动的装饰材料和用品也将超过4000亿元。

  九、结语从各方面迹象表明,中国刨花板工业在经过多年的相对沉寂与停滞之后,自2002年始已悄然兴起,新一轮刨花板项目投资已然崛起,其主要由于刨花板较高的性能价格和较好的规模效益使大家看到了我国刨花板工业复苏的希望。随着刨花板产品的市场扩展,届时刨花板将成为最主要的板种之一。从现在起,对刨花板未来发展,应引起业内人士足够重视。毋容赘言,目前国内刨花板生产企业如何调整好产品结构、档次及质量等问题,将决定他们在未来刨花板市场中所占有市场份额;而刨花板设备制造企业,如何适时调整产品方向,开发研制高质、高产、适用设备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也将是决定他们在未来行业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的刨花板工业尽管已然复苏与崛起,前景看好,然而,中纤板的发展之路与经验教训似在不时提醒与告诫我们业界朋友及拟定投资刨花板工业项目的企业家们:还得以平和的心态与稳健的动作方式来对待这次已然到来或即将到来的刨花板工业发展新机遇与市场投资热潮。

  八、近年刨花板工业发展动态与市场前景

  1.发展动态

  (1)生产设备市场现状刨花板工业发展到今日,全国大大小小的刨花板生产厂和生产线到底有多少?我们没有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考证,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就前面所的560多个厂家600多条生产线这一统计数,我们说它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数。我们可试从下面来这一数据的出入。

  其一,引进设备项目到八十年代中期即达42条,除去淘汰了技术落后产品约80%,即早期引进小型落后的瑞典、德国和罗马尼亚生产线的讦23条中的80%,还有质量好的且已损毁设备,还余20条;加上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引进数为31条;再加上技术合作制造的6条,近两年(2000年后)引进数7条,这样引进设备生产线总计也达到60余条;

  其二,在国内大、中专业设备生产厂中,其中仅昆明板机厂就为市场提供了近170条间层太机生产线设备;而其余多家大、中专业设备厂,包括部分行业专业小厂(公司)为其提供的总数之和远大于国际外利报道的中国刨花板生产线266条这一规模数;这些设备至仿并没有多少退出市场。

  其三,就山东、河北、河南以及广东等地一些非专业设备小厂和作坊式厂在90年代生产提供应用于行业的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和简易型生产线设备,保守估计也有几百条之多,除部分淘汰外,且还有相当数量也还在运行或技改运行。同时,近年,还有不少新增新型简易适用生产线加入。据悉,就当年这些简易生产线行列中,仅河南南阳某机械总厂在90年代初,就向市场提供简易刨花板生产线设备约200条,尽管目前大多已淘汰退出市场(约80%)但还有部分在运行中。另一方面,我们也依据1994年全国工业普查(森工卷)统计数和针对行业大、中型生产厂的调查进一步说明目前全国刨花板生产厂家和生产线的现状数。其一,据统计,至1994年时,全国刨花板厂约650家,其中,按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型生产厂只有30几家,约占5.4%;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120余家,三资和股份企业近50家,分别占19.0%和7.60%;约占50%左右为集体企业。而占踞行业市场大量的私营企业,除山东当时临沂地区出现在资料中有70余家外,其余从当时资料中看有多少厂家。据此说明:

  (1)其他地区的私营小型厂或统计遗漏;

  (2)该行业占相当比例的刨花板私营厂的出现或许是在90年代中后期,而这个比例数未含在当时的调查统计数内.

  其二,像日前的MDF厂建设一样,在东北的内蒙和南方的广东等地,也有不少建有两条以上生产复线的厂家,这种情况多出现于90年代中后期。所以我们在统计计算生产厂有时,是否已注意了生产线复线的统计;其三,大、中型厂(含引进、国产、技改线)我们统计数为70余家,除去《森工卷》统计的30多家外,还有近40家未计;

  其四,1995年以来7-8年间新建的引进和国产线项目至少也几十项,而且大多为大、中型设计规模产量项目。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各种刨花板生产设备生产线运行数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只是它们大多数设计产量都不大,参差不齐。但我们决不应忽视它们的存在。这些生产设备市场综合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2)生产线设备技改与新项目建设刨花板工来近几年的进展动态还有两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一,是刨花板现有生产线设备技建设。近几年的刨花板建设,尽管它高有中纤板项目那样大上快上之势,但使之刨花板工来生产原有的一些生产线在改进、完善、提高,从面是达到提质增产的技改工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我们没有过多云关注过它。这面技改近几年主要由一些专业小厂(公司)承担,也有少数生产厂自己动手。其效果大都也能达预期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可过多注重它能提高多少质量产量或达到什么效果,而应注意到此项技改涉及面程度的广泛性,对行业整体水平有多少提高和促进。

  其二,是新生产线设备项目建设问题,尽管近年进口设备项止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和进展,但有个项目引进是很值得关注:第一是于2000年建成投产的吉林露水河和三岔子的年产5万m3均质刨花板(普通刨花板可产7万m3)项目;第二,是四川国栋公司引进的年产10万m3麦秸刨花项目;这两项,者是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引进项目;

  第三就是于近期签订的吉林临江年产8万m3的防潮板技改项目、灌南的年产6m3的麦秸板项目,以及目前国内引进最大的年产20万m3定向刨花板项目;内蒙根河的年产7.5万m3项目;湖北福江和江西樟树和年产5万m3项目;河北吴桥的3万m3项目同,以及广西融海洋的年产1.8万m3项目等。这些项引进对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就国产设备项目的建设近年在一些地区也一度活跃,如在安徽的年产3万m3皖林项目,同的商丘木业、开工木业和洛宁佳美木业在近期也分别各投建了一条年产5万m3多层压机刨花板生产线项目,还有商丘鼎盛木业年产7万m3的非标大幅面项目和深圳年产5万m3非标产品项目等,设备主要由信阳木机厂提供;还有苏福马公司,哈尔滨凌志、东大公司,以及上海捷成公司,近期也向市场提供了约十几条3万、5成群7万m3生产线,在四川岷江林机厂,在近1-2年不经意间,就向广东、江苏、河南、云南和四川等地提供了新改进设计生产的近20余条年产2-3万m3多层压机(7-14层)生产线。由此说明该市场在近年的新建项目还是有相当规模和速度的。

  (3)刨花板产品市场应用变化非标产品已成市场应用时尚。这是近期来自原国内唯一一家非标刨花板产品生产厂家----黑龙江万力木业的信息。该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法国成套非标大幅面单层压机生产线设备,生产能力为5万m3/a,且能生产各种规格非标大幅面刨花板产品。压机幅面为6×48,在引范围内,可根据市场需求任意调整6×8、10、12或5×8、10、12等规格幅面产品;厚度多为25mm以上,还有厚28、30、36、38mm等。由于刨花板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在家具工业,而该公司的这种非标大幅面厚度产品应用于办公家具台面的生产,则如鱼得水,行销市场;除公司家具生产自用外,销住广东达1/强。因为广东是这种非标产品早期市场,并拥有多家大幅面浸渍纸和贴面生产厂,一时间成了该产品的垄断市场。随着该产品在市场认可和热销,这种非标或超大板市场需求逐步上升,生产此类产品厂家在各在逐步出现,万力木业销往广东该规格产品比例也逐步就下降至1/4;同时也随着沈阳、成都、上海等地20多家(含广东)等地大幅面贴面生产线项目投产,广东的这种超大板市场垄断渐被打破。这种非标超大板走俏市场的另一主要原因:将其用于家具冬麦,板材利用率可提高到85%,减少废料率15%。且国内各地家具厂大多拥有电子开锯,可任意裁切下料。而正是由于这种非标大幅面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从而引发一些不具备这种生产条件但具有8’(2500mm)以上宽幅大幅面单层机生产厂家如黑龙江朗乡、铁力,吉林露水河,内蒙根河,山东菏泽林盾,合肥光大、四川国栋(广元)等6-8家生产厂家,技改成品锯和增宽幅砂光机来改产超大板(非标)产品。产品规格变动,大多为原大贴画面宽度不变,调整原长度方向为5’或6’,裁成5’×8’或6’×8’等幅面尺寸,如年产3万m3万压机,则可变原4’×8’的6块板为6’×8’的4块板;其中,如四川广元厂等也有将其调整为6’×8’或7’×8’等规格珠。就新近建成的根河、三岔子均质刨花板产品也加入了这个非标市场行列,且占比例还较大(与本厂普通非标刨花板相比)。打破广东非标超大板的市场垄断局面的另一因素,也就是由于上述这些厂家非标超大板的生产销售,产品在各地逐步出现和应用市场的逐渐提升。这说明这种非标盐碱板产品是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方向。万力木业有关人士说:近两年市场大板率上升一直较快。

  2.应该正视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我国刨花板产品整体质量较低,高质量的产品比例不高。换言之,我国刨花板工业整体产品的构成存在质量及科头跣足档次低的普遍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如我国某地2000年刨花板产品的优等率、一等率和利用率及仅达78.7%。目前的刨花板产品就质量和数量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要依赖于大量进口。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目前对刨花板市场发重视不够,宏观调控力不大,任其所为,以至于刨花板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市场流于低档产品比例偏大,情况却较为普遍。



点击次数:655 来源: 发布时间:2012/5/21 19:44: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