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竹装饰建筑无锡大剧院为竹材应用谱写新篇章
环保意识的提高,竹材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行各业,慢慢的替代木材。一棵树要成材,得生长10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竹子3到5年就可成材,在装修中使用可快速再生的竹材已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竹材公共建筑:无锡大剧院为竹材应用开创了新篇章。从剧场外的步道到大厅的地面,从剧场内的每张座椅,到墙面的吸音板材料,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把手,都全部用环保型的竹材代替。
为何大量使用竹材
对于为何大量使用竹材替代木材,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主任范春雨告诉我们,竹子是速生植物,三四年就可成材,砍伐后又能生长。但因竹材易发霉、易遭虫蛀,在国内建筑中使用不多。毛竹加工需经十几道工序,即通过高温、高压进行成分重组、碳化、压制后才能使用。从环保出发,无锡大剧院在室内装修上大量使用竹材。何况从古到今,中国人对竹推崇备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梅兰竹菊“岁寒四友”,竹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无锡大剧院是文化设施,更加注重这一文化元素。”
据悉,以竹材替代木材,无锡大剧院也冒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因竹材质量不稳定而影响整个建筑质量,建设方事先可谓做足了功课,一次次去江西、江浙(包括宜兴)等竹产地寻觅毛竹,主要是考虑到竹材的密度因竹龄、部位和竹种而异。“我们和芬兰设计师萨米宁一起,比较各地竹材制品,选用粗大的、竹节长的竹子。待到加工制作时又邀请竹艺大师参与。”
竹材完全达到声学要求
有关专家表示,竹材装修完全达到了声学要求。据介绍,经过数据比较,竹材比木材具有更高的密度,更加坚硬和密实,而在歌剧院或音乐厅中,布置在墙面上的声学调节体应使用厚重密实的材料,以获得足够的表面质量,从而达到良好的低频反射效果。竹材比木材重,意味着它的使用厚度可以更小,可以比普通木材使用更少的材料。声学专家们认为,竹材是一种非常适合使用在歌剧院和音乐厅内部的可再生环保材料。设计师连称“绝无仅有”
芬兰设计师萨米宁教授告诉记者,他几乎见过世界各地著名的大剧院,也在一些国家搞过建筑设计,无锡大剧院是根据欧洲最新科技理念设计的。他说:“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高标准的。即使是衣帽间、储藏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8个大叶片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玻璃墙是我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而如此大规模使用竹材,更是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