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财政收入增幅江西第一
江西铜鼓县地处赣西北偏僻之隅,是典型的山城。然而2011年铜鼓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大关,增长5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山城铜鼓县为何能引发“经济井喷”,以致2011年财政收入快速上涨呢?
大力发展竹产业,将竹子利益最大化
我们了解到铜鼓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将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011年铜鼓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9.6亿元,工业主导地位更趋明显。在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上,“奔步”牌竹键盘荣获竹产品金奖,江桥公司、腾达公司和金仁集团被评为全国竹产业龙头企业。
“以前,一根竹子只能卖百来块钱,但是经过我们深加工后,一根竹子可以产生千余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又还利于民,优先让乡镇的农民到工厂上班,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江西奔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绪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骄傲地说,他们是全球唯一一家集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诸多特点的竹业精深加工企业。公司目前拥有5条竹子键盘/竹子鼠标生产线,可年生产500万套竹子键盘鼠标,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超亿元,是江西省著名商标。
产业集群释放巨大能量
近年来,铜鼓县以“抓龙头、带产业”为发展思路,高位推进竹木加工、医药、化工等产业,注重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铜鼓县是中国笋竹加工业的‘黄埔军校’,发展笋竹加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人才资源。”宁波启盛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禹激在签约仪式上动情地说道。该公司选择铜鼓投资2亿元,新上10条笋竹精深加工项目,他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
近年来,铜鼓县按照“上下延伸、协作配套”的要求,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富的笋竹资源和‘三色’资源,相继引进了温泉地热资源、九龙湖旅游、嘉年鞋业、庆丰魔芋、杭州物博等8个超亿元项目,先后与修正药业、启盛公司、蓝星集团等国内行业100强企业达成十多亿元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板块,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和谐崛起按上了提质增速的“火车头”。
“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铜鼓县还通过支持仁和制药、有色冶化等企业节能技改、减排降耗,鼓励腾达公司、华辉木业等申请海外商标注册,协助春韵茶叶、月形湾大米等通过欧盟有机论证,协调江桥公司申请实用新型设计专利并为之融资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强身健骨、转型升级、开拓市场,从而实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以前种点农产品,或者被商人压价,或者卖都卖不出去。”三都镇农民林声修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园区有了加工企业,农产品好卖多了。”近年来,铜鼓县注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工互带动效应初显。铜鼓县在巩固发展特种养殖、食用菌、毛豆茶叶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基础上,鼓励农户与专业合作社或企业联合,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形成了“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城乡共融”的良好发展态势,使8万农民就地变成了“第一车间”的工人,在工业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种养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