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安吉竹制品发展新思路:用文化带经济

  竹文化,安吉县是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通过传承,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安吉人推动了竹文化与竹产业的互融共进,实现了竹文化与老百姓的共建共享。在当地采访时,人们总是这样幸福地说,安吉因竹而变,因竹而美,因竹而富,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正在渐渐变成经济发展“硬功夫”。从这里裂变开来的竹文化已经带动了茶文化、扇文化、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总之,安吉人一个梦想,让竹子富裕口袋,让文化充实脑袋,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冬令时节,依山傍水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依然是竹连竹,山连山,满目苍翠。

  这里不仅是山外来客魂牵梦绕的中国大竹海景区,而且是获奥斯卡4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外景地,更是国内外大导演眼里正在崛起的以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影视基地。

  1999年拍摄《卧虎藏龙》时,安吉没收一分钱场租费,但该片的摄制平台和全部道具都留给了景区,影片不但使导演李安出尽风头,让周润发、章子怡大红大紫,也让“中国大竹海”景区美名远扬,后被命名为中国生态影视基地,每年数十部影片在此拍摄,数百万游客来此追星圆梦。

  五鹤村60多岁的农民丁本宽最早尝到了文化的甜头:大竹海景区出名后,他第一个办起了农家乐。问他一年的收入,他笑答:“不多,40来万吧!”陪同的村干部眨眼道:“远远不止这个数!”

  五鹤村农民因竹文化圆了致富梦,其他乡镇村的农民也在争先恐后开办农家乐。据悉,到目前为止,安吉县有农家乐635家、1.2万张床位,2010年接待游客195万人次、经营收入3.02亿元。农家乐的兴起带动了当地茶叶、竹笋等农产品热销。

  小竹子成就了增收致富大产业

  以竹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影视产业的崛起仅仅是竹文化魅力裂变的一个缩影。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博士说:“安吉的竹子简直就是‘金条’!”

  不管房间里有多少蚊蝇,只要将芳香驱蚊竹凉席往床上一铺,顷刻间蚊蝇就无影无踪,睡在席上,50厘米范围内人能闻到香味,超出这一范围则又闻不到,安吉汉洲竹制品有限公司的这一专利产品上市6年后至今仍供不应求。在车间看到,宽窄不一的凉席为了便于铺床和包装,巧妙地采用了折叠技术,背面采用花式不一的衬布,翻过来便是柔软的床垫,即使是配套的枕席花纹包边,也体现出当今最流行的时尚元素,用户还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檀香、茉莉、桂花等30种不同香型。

  “汉洲”的老板汪鸣说,2003年他创办竹凉席厂的时候,安吉已有300多家竹凉席厂,竞争激烈,每床凉席最多赚5元。一年后,他研制成功的芳香竹凉席供不应求。

  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竹炭释放远红外线、产生负离子效应、调节空气湿度、人体保健、超强吸附能力等数十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研发集科技与艺术、环保与时尚、个性与典雅于一体的生态工艺品,已开发出快乐艺术、玫瑰之约、优美旋律、竹报平安等60多种炭雕品种。

  在现代竹产业博物馆,我们见识了安吉创造的能力。一套套精美的家具和办公桌椅陈列其中,楼梯、门框、窗台、地板……无不透出优质木材的天然纹理,细腻、结实。但它们都是竹制品。“竹子的产氧量、二氧化碳固碳量、可循环利用性都比木材强很多,而甲醇释放量只有实木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低碳产品。”博物馆的建造者、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兴说,“然而,我们竹制品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直到去年的上海世博会,安吉的毛竹赚足了眼球,我们在国内的销售才打开局面。”世博园内唯一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建设的印度国家馆,其60吨竹材全部来自安吉。

  据介绍,该县2632家竹业企业,由于将文化的元素注入到竹产业中去,竹产业现已成为安吉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2010年竹业产值达到133亿元,农民人均从竹子中增收达到7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29万元的55.04%。

  小竹子推动文化魅力大绽放

  去年9月26日,《东方卫视》邀请参加世博会的200多名国家馆馆长到安吉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并全程直播。

  竹乡农民通过对生产、生活的竹子器具发出的声音进行配器编曲,模仿出雷、电、风、雨和蛙声、小溪流水等各种声音。上世纪90年代,该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竹乡艺苑的一株新苗,拨出专款,购买服饰,组建了竹乐团,并专门聘请了专家对竹乐进行重新挖掘和改编,竹乐逐渐成熟,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土”味,而且更具有艺术品质。如今,竹制打击乐器的种类、演出阵容、乐器制作工艺、音乐组合、音乐结构等都有很大突破,仅竹乐器种类就达20多种。在专家的指导下,竹乐不仅能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且能演奏出经典名曲。安吉竹乐还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为2000名外宾做专场演出,专家评价:“竹乐表现形式新颖,乡土气息浓郁,是雅俗共赏的典范!”

  在安吉竹乐团的引领下,竹乐这支艺术奇葩已在安吉遍地开花。各乡镇都建起了竹乐团,2009年县残联又组建了残疾人竹乐团。

  竹叶龙是安吉另一朵民间艺术奇葩。2008年应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邀请,曾在天安门广场大展英姿,2009年7月9日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农民艺术团应邀参加第37届法国和平艺术节,在法国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表演。

  竹叶龙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整条龙由12节花灯衔接而成,演出时有龙入阵、龙戏珠、龙缠竹、龙掘笋、龙盘根、龙翻身等12个造型,由于整条龙可分可合,静则竹海碧波,绿浪汹涌;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看过竹叶龙的人无不为它巧妙的设计、精湛的工艺、魅力的表演和壮观的场面所感染。

  溪龙乡新丰村农民李成意于2005年独资创办的竹文化艺术团,聘请22名专职农民演员,每年演出280多场。目前,安吉农民竹文化艺术团已发展到53个。如今走进安吉农村,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看到农民演员或在排练,或在舞台上演出。

  小竹子带动民间文化大繁荣

  安吉“中国竹子博物馆”堪称中国竹文化史的经典,到此可一览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有的伟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有的细如棒针,有的叶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怪扭曲。馆内历史厅、资源栽培厅、国际陈列厅等8个展厅用翔实的史料,将中国丰富的竹资源、悠久的竹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竹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馆自2000年开馆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在1200万元以上,成为一个著名的4A级景区。

  受中国竹子博物馆的成功启发,安吉又诞生了34个竹文化民俗馆。

  在鄣吴镇鄣吴村扇子文化展示馆,扇子的起源、发展一目了然。在现场制作区,精美的扇面、优质的布料加上精细的制作浑然天成,镇党委书记王勇说,一把工艺扇就是一件艺术品。当地40多家扇厂年生产2000多万把扇子俏销世界各地,鄣吴成了著名的中国扇子之乡。

  在上墅乡龙王村“传统手工造纸展示馆”里,用竹子造纸的工艺流程正在再现《天工开物》关于造纸术的记载。身穿长袍,头扎布巾,坐在大石板上一边将削好的毛竹进行碾碎,一边不时地哼着“洋曲”,荷兰游客安东尼·布莱克正在手工造纸作坊体验区内“玩”得不亦乐乎。

  一馆一韵,一村一品,安吉竹文化展示了博大精深与竹文化的无限魅力,安吉人在处理竹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继承与创新、文化与经济的做法给人以很多启示。

  深厚的竹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引来一批批文化项目落户安吉,仅去年一年,已有中南二期、金栖堂、海博山庄、凤凰山体育公园等一批竣工文化休闲项目,总投资80亿元,正在建设的有:投资30亿元的天使乐园、投资50亿元的安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专家:最难得文化传承的主人是老百姓自己

  据了解,以竹文化为核心的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存在诸多差异性。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拥有新型的文化遗产观,内容广博,空间广泛,跳出了过去固定的模式,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起保护。所以,人们将这种生态博物馆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多次到安吉考察,感受非比寻常。他说,做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特别注意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中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安吉至少有1800年城市建设的历史,是浙江省第一个发现旧石器时期遗址的地方,也是中国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文化积淀的过程中,安吉与别的地方明显的差别就是在文物遗存上呈现的多样性,在山村类、山水类、民俗类、军事类和产业类5个方面的文化景观保存上都体现出安吉是一个整体性的生态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认为,安吉生态博物馆生态是核心,文化传承的主人是老百姓自己,通过传承与发展,实现了文化的共建和共享,尤其是竹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吉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点击次数:752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9 20:3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