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湖南省桃江县发挥资源优势做活楠竹文章

  近年来,湖南省桃江县充分发挥楠竹资源优势,积极做活“楠竹文章”,着力推进楠竹产业深度开发,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分布、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格局,楠竹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竹林面积达92万亩,毛竹立竹蓄积达1.68亿株,每年出产竹材3000万株;实现竹业产值2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5%;农民年人均竹业生产及加工收入达1500多元,占人均总纯收入的30%。先后被评定为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湖南省楠竹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资源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思路

  楠竹具有成林快、材质好、可再生、有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林木。桃江县充分发挥92万亩竹林这一重大资源优势,将楠竹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谋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理顺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推动楠竹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2009年,该县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充分吸纳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到2015年的《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思路和措施》,该文件对楠竹产业发展进行了明确定位:即把“竹木”产业作为培育壮大和优化升级的“电能、竹木、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五个工业产业之一,把“楠竹”作为突出做好的“城镇、核电、楠竹、旅游”四篇文章之一,把“中国竹城”作为发展“中国竹城、中国内陆能源新城、中国生态旅游名城”三城目标之一。二是理顺产业发展思路。桃江县确定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楠竹产业发展思路,努力实现从粗加工到精加工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从一般竹加工产品向竹编、竹工艺品、竹地板、高档竹家具、竹炭、竹纤维等精深产品转变,从竹产品加工生产,向竹业商贸、旅游一条龙开发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桃江县研究制定了《桃江县竹木产业发展规划》(草案),构建了楠竹产业发展“七个一”战略构想:即“建设一个高产基地、一个加工园区、一个研发中心、一个文化展馆、一个交易市场、一个休闲竹海、一桌全笋宴”。根据这一规划,桃江县将从楠竹产业的精深加工、市场开发、资源培育、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51211”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资源培育基地5个,竹资源面积达到100万亩,立竹总量达到1.8亿株;全县楠竹产业上市公司1家;争创著名品牌2个;建立工业园区1个、竹业综合大市场1个;完成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年人均竹业收入达到4000元。

  二、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以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亿竹产业”工程为契机,桃江县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扶持、群众参与等全方位推进,形成了楠竹产业发展合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以林业、工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楠竹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竹产业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楠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桃江竹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管理。二是注重扶持引导。出台了《关于加快竹木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鼓励楠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银行贷款、工商税收、林业规费等各方面给予扶持,积极营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发展快的良好局面。交通部门围绕竹业基地布局,修建通乡通村公路1100公里、林业公路150公里,解决了楠竹“下不了山、运不出村”的难题。林业、科技、农业等部门认真做好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组建了为林农和林工企业服务的专业队伍,积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各涉农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竹产业基地建设投资,近年来,通过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途径,投入竹产业发展资金30多亿元。三是发动群众参与。该县结合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和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采用造林补助、抚育补助、发放肥料、以奖代投等形式,对新植竹林实行每亩奖励100-120元的奖扶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培竹兴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标准新植竹林8万亩,成为了“湖南省造竹样板县”。

  三、做活“楠竹文章”,全面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桃江县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竹业品牌等措施,积极做活“楠竹文章”,全面推动楠竹产业提质升级。一是坚持科技“立竹”。积极开展竹资源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发适用的楠竹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不断提高楠竹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全县楠竹产业的综合效益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全县共投入竹林低改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竹林低改面积40万亩,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10万亩,示范点竹林亩平立竹达到了220株以上,枝下高由3.8米增至5.2米,平均胸径由7.6厘米增至9.6厘米,楠竹品质得到不断改良。二是坚持龙头“强竹”。坚持“扶大压小、扶强汰弱”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做大做强一批竹业龙头企业。桃江县明确规定,新上竹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达到2000万元以上。通过资源整合,全县竹胶板厂从2006年的47家、52条生产线,年产20万立方米,调整为2010年的竹胶板厂33家、生产线42条,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企业数量下降了29.7%,生产线减少了5条,而产量上升了50%。三是坚持园区“聚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传统,逐步建立了桃花江竹工业园、武潭竹工业园、桃花江竹凉席小区、鸬鹚渡——浮邱山竹业加工走廊等竹业集中区,积极促进竹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其中位于桃江经济开发区的桃花江竹工业园已吸引萌立尔、桃花江实业、桃花江竹业、家崴竹工艺品4家竹业企业落户,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近2亿元。四是坚持品牌“兴竹”。积极引导竹业生产企业创品牌、树形象,不断扩大桃江竹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目前,全县竹业生产企业共有品牌100多个,其中省级名牌2个。



点击次数:1342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2 22:0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