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市市长调研竹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确保可持续发展
21日和22日,浙江省临安市委书记邵毅,副市长李文钢带领有关部门调研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问计于竹农,问计于林技专家,问计于基层干部,探寻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竹产业是我市农业第一大产业,其中又以雷竹笋为代表,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竹产业规模仍不断扩大,但雷竹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雷竹培育、生产成本上升,竹笋价格却保持相对稳定,导致雷笋种植的比较价值下降。如何确保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课题。
带着这个问题,邵毅一行先后来到太湖源镇和於潜镇这两个雷竹笋主产区,与竹农、专家和村干部深入交流。於潜镇朱湾村是我市较早发展雷竹产业的村之一,曾创出临安雷笋最高亩产值,但目前雷竹林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竹农管理竹园的积极性下降,部分竹农采取了异地承包竹林来经营。邵毅等市领导实地查看了竹林退化情况,并向村干部和林业专家详细了解导致竹林退化的原因。
对于雷竹退化的原因和转型升级对策,市领导先后与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安国,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专家桂仁意、高培军进行了深入交流。王安国说,雷竹林退化有覆盖温度太高、竹林水位过高、过度施肥导致土壤酸化等主要原因,对当前正在退化的竹林进行土壤生态修复和营养补给已经十分迫切。他还建议,推广新的食用竹种和观赏竹种种植,丰富临安的竹产业类型。农林大学专家则建议,要转变林农经营观念,通过科学管理预防竹林退化,同时扩大组织化经营规模,加强技术支撑,提升竹笋品质。
退化雷竹林的改造在太湖源、太阳等地已经逐步推广。邵毅一行在太湖源镇横徐村实地踏看了通过生态修复和测土配方改造后的退化竹林,向林农讨教雷竹林的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方法。
调研时,市领导还关注竹笋产业市场前景,先后在太湖源镇竹笋加工企业西马克食品有限公司和於潜竹笋市场,了解鲜笋市场销售情况、笋制品的销售情况、市场前景和新产品开发情况。邵毅一行还前往於潜镇南山村,了解对退化竹林转型为苗木产业的发展状况,当地不少村民将退化竹林改造为苗木基地,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还实现了增收。
在调研座谈会上,邵毅指出,当前竹产业发展面临着大量雷竹林退化、市场拓展、品牌提升等诸多矛盾和困难,竹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任务艰巨。要通过3-5年的努力,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竹产业持续增值、农民持续增收、品牌与文化持续提升,确保可持续发展。
邵毅要求,要提升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要抓好雷竹林退化的预防和改造,通过示范园区、示范点建设和示范户的培育,引导林农改变掠夺性的生产方式,实施可持续经营。要积极扶持竹笋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开发竹笋新制品,推广竹笋保鲜技术,严格实施笋制品加工技术标准,提升竹笋加工质量。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积极培育竹产业营销员队伍,努力拓展市场。要充分挖掘和弘扬竹文化,加强竹产业的品牌建设,向竹纤维产品、竹制工艺品等领域拓展,延长竹制品产业链。要十分注重竹产业发展当中带来的污染处置,探索竹林碳汇经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邵毅强调,要积极扶持竹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提升竹产业组织化经营程度。加强对竹产业的科技服务和培训,送科技服务到田间地头,大力推广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预防竹林的进一步退化,提升退化竹林改造能力。要提升行政服务水平,以示范带动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广大竹产区镇街的干部要带头学技术,进村联系指导农户。
李文钢也对竹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