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鹿亭:将毛竹变成宝

  锯段、剖竹、初刨、精刨、压制、抛光……这段时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鹿亭乡中村村的市亚球地板厂每天都是繁忙的景象,厂长龚民告诉我们,今年,该厂已收购、加工毛竹2000多万公斤,占全乡毛竹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竹地板环保、坚固、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上海、南京等地市场,年可创产值2000多万元。现在,龚民创办的亚球地板厂已成为余姚市规模最大的竹制品加工企业,去年被宁波市林业局命名为宁波市十佳林业龙头企业。

  鹿亭乡共有毛竹面积3300多公顷,是余姚市竹笋的主要产地,竹笋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模式,使得竹林经济效益不高。上世纪90年代后期,颇有市场经济头脑的龚民办起了白云桥笋制品厂,开发烤笋、水煮笋、笋干菜等产品,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但在办厂过程中,龚民意识到,笋制品技术含量低、市场波动大,主要产品水煮笋出口渠道单一,往往要看日本人的眼色行事。同时,水煮笋加工过程中的笋壳、污水等易影响环境,对宁波市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皎口水库水质带来影响。

  在赴中国竹乡安吉学习考察后,龚民决定放弃笋制品加工,向竹制品加工业转型。2008年,他投资500多万元,创办了市亚球地板厂。

  龚民说,毛竹全身是宝,竹地板是真正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深受消费者青睐,用竹地板替代木地板,既可保护森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又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竹地板加工过程中的次品,也可加工成砧板、竹碗、竹筷、桌、椅等,可谓一竹多用。为了真正实现绿色产业的目标,龚民把竹屑用来烧锅炉,而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竹粉也由下游企业收购后加工成活性炭,制成鞋垫、床垫、枕头等保健品。去年,仅竹粉加工活性炭一块,就实现销售7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竹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专门为亚球地板厂收购毛竹的上庄村村民龚世祥告诉笔者,他每天为厂里收购1.5万公斤以上毛竹,这几年因为有亚球地板厂作依靠,鹿亭乡毛竹收购价节节攀升,已从前几年的每百公斤50元提高到现在的68元,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360多万元。

  龚民向笔者坦言,目前,与安吉等竹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余姚市竹加工产业还属于初始阶段,如他创办的市亚球地板厂,由于急需的1500万元贷款难以解决,因此竹地板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油漆加工线还未引进,只能把即将完工的产品卖给江苏、安吉的竹制品加工企业。而安吉县通过出台扶持政策,竹制品加工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超亿元的规模企业就有7家。而余姚全市规模最大的竹制品加工企业就是亚球地板厂,年产值还停留在2000万元。他迫切希望政府重视竹制品加工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使余姚市丰富的毛竹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笔者感言:全市共有竹林面积16600多公顷,绝大部分为毛竹林,竹笋是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是与榨菜、茶叶等农业产业相比,竹笋产业生产经营还停留在粗放阶段,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还较低,尤其是缺乏具有规模实力的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生态保护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可再生的毛竹资源加工、增收的潜力十分巨大。因此,我们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产笋结构,少产春笋,多产冬笋、鞭笋的同时,要像扶持榨菜、茶叶等农业产业那样,制订毛竹产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发展规划,出台竹产业扶持政策,在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规模实力的竹、笋精深加工企业,加快竹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点击次数:1136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16 21:03: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