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竹艺品上刻巴渝特色引来跨国订单

  竹根灯、竹酒架、竹壳雕刻……这些融入了地方文化的竹制工艺品,正在受到欧美消费者的青睐。近日了解到,重庆有微企老板瞄准这一商机,在小小的竹艺品中加入三峡风情、巴渝吊脚楼、黄葛树等具有重庆特色的艺术图案,不仅让产品销量增长了3倍,还引来了欧洲企业的订单。

  近日,在一号桥一家面积约30~40平方米的竹艺工坊内,看到了这些做工精细、极富巴渝特色的创意竹制品。老板文雨告诉记者,受父亲影响,他从事竹艺品设计已经快6年了。当他发现普通手工艺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时,决定将巴渝特色与家居饰品相结合,将民间文化融入竹制工艺品中。2008年,文雨正式推出了重庆民间艺术系列,并于今年5月申办了微型企业。当时,他的总投入仅1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采购竹料以及人工、房租等方面。

  文雨说,最初他的想法很简单:“传统的手工艺要传承下去,不仅要复合年轻人的审美观,还应加入当地的地方文化。”可没想到,融入了巴渝元素后,产品销量至少提高了3倍。

  文雨告诉记者,来重庆旅游的外国游客特别喜欢这些产品,不少企事业单位也来批量定制礼品。最令文雨兴奋的是,他的创意竹艺品还引来了跨国订单。不久前,文雨参加了与卢森堡企业的贸易对接会,与卢森堡企业代表达成初步协议。对方表示,欧洲不产竹子,当地消费者每年都会从外地购买大量的竹制工艺品,其中有创意、整体精美、符合欧美生活习惯的家居饰品,如红酒架、桌椅、灯饰等特别受欢迎。

  那这些产品定价如何?利润又如何?文雨表示,他的产品价格比其他的竹艺品便宜。竹壳雕刻工艺品在30~1000元不等,竹根系列家居饰品最高卖到500元/件。单月销量最好时,仅竹根系列产品月营业额就可达上万元。文雨还透露,他正通过微型企业联盟与一些高档的茶楼、餐厅接洽,推广产品,未来还准备设立工艺会所。

  针对文雨的情况,重庆工商大学商业模式专家姜维表示,文雨选择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控制风险,但发展空间、赢利也将因此受限。作为外销产品,首先要保持地域特色和匠人特色,突出手工制作,不断纳入新的文化元素;其次,最好选择特有地域的原材料。



点击次数:759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3 21:2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