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工商部门大力扶持毛竹产业发展
江西省遂川县碧洲镇素有“翠竹之乡”的美誉。碧洲镇丰林村的竹林品相好、立竹度高,竹林面积占全镇竹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毛竹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该村的主要产业,和工商部门引导村民组建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有很大关系。
竹乡有了合作社
丰林村有15个村民组、1300多人,耕地面积只有600多亩。耕地虽然不足,竹林面积却有1.8万亩,占该村山林面积的90%。因此,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毛竹。
长期以来,由于经营体制和过度采伐的原因,山上的毛竹越砍越少,山上到处出现“斑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竹林产权明晰到户,村民有了自己的经营权,都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但是,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开阔,其他一些问题随之而来,制约了当地毛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有的农户一味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抓壮丁”式地采大竹、采好竹销售;有的重采伐轻抚育,导致竹林衰败,发展后劲不足;有的不知市场行情,好竹卖不到好价格,小径级毛竹难销售,直接减少了收入。
只有找到一种既不增加村民负担,又能让村民种好毛竹的办法,丰林村的竹产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经过考察论证,当地工商部门帮村民找到了一条新路子。2008年11月,遂川县工商局碧洲分局同丰林村村委会商讨,指导该村组建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办事机构,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合作社成员科学经营,解决毛竹生产和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壮大毛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扶上马送一程
“唱戏”的台子有了,“唱戏”的人却顾虑重重。有的村民认为,合作社是走集体化的老路,担心入社吃亏;有的村民认为,入社没有更多的优惠,入不入一个样。依托个私协会和“一会两站”,工商部门广泛宣传组建和加入合作社的好处,并深入村民家中促膝谈心。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工商部门积极联系当地的信用合作社,给予合作社资金方面的扶持。
在多方帮助下,合作社运行一年就初见成效。2009年,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吉安市优秀合作社。事实胜于雄辩,效果给人启迪,许多农户纷纷加入合作社。2010年,80户村民申请加入合作社,社员发展超过400人,合作社竹林面积达6000多亩。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工商部门从实际出发,帮合作社制定了毛竹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把培育和保护毛竹资源放在首位,组织社员加大投入,改造毛竹品相。今年春天,遂川县工商局指导合作社开办竹帘加工厂,充分利用自有资源,为全体村民抱团儿闯市场、共同奔小康寻求更大的效益。如今,该加工厂运行势头良好。
做强做大毛竹产业,科学技术尤为重要。遂川县工商局通过各方关系,积极联系、引导科研站所与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目前,江西省农科院毛竹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已与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有了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毛竹新品种、新技术都得到了有效快速推广,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如今,合作社的竹林显示出笋大、节长、叶黑、发笋率高的优势,立竹度由原来的每亩70多株提高到现在的140多株,比以前增加了一倍。
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合作社已收入32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