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斗篷山世界濒危植物毛环方竹得到有效保护
10月11日,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省都匀斗篷山腹地看到,成片成片与一般竹子不同的方竹长势茂盛,成为当地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据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这就是世界濒危植物毛环方竹,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加大了保护力度,从以前乱砍滥伐到现在禁止砍伐,使这片贵州乃至世界仅有分布的濒危植物得到了保护。
据景区管理人员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和九十年代,贵州省林业厅组织有关植物专家对此原始自然林区进行科考时发现稀有竹类,该竹子秆方形,新秆密被刺毛,后渐脱落,窗被疣基,甚粗糙,各节具瘤状或短利状气根,长0.1-0.2厘米,节间长12~16厘米,于是,采样送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结果,因该竹呈方型、节上有一圈毛刺而命名为“斗篷山毛环方竹”,主要生长在斗篷山海拔1100米左右的高度上,高于和低于这个高度斗篷山的竹子均不是此种,不仅是贵州仅有,也是世界仅有,被列为国家濒危植物。
以前,由于有关部门管护不力,当地村民经常进入林区乱砍滥伐擅采,造成分别面积和数量锐减。2004年,斗篷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都匀市政府加大了原始自然森林监管力度,拥有世界是上分布面积最广大的小红栲森林群落、世界仅有的品种毛环方竹以及22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该景区正在积极打造成世界仅有的“毛环方竹观光生态园”,以供专家科研考察及游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