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筷,风投接力打通“宜家”路
浙江一家做筷子的民企,关键时候获得风投的扶持,一跃成为细分行业的全国老大。这家民企,就是来自丽水庆元县的双枪竹木。2009年7月,双枪接受华睿投资3000万的PE(股权投资),迅速做强做精。今年,双枪竹木又拿了金永信投资和文广创投两家共3100多万元投资,占企业5%的股份。这次,他们拓宽产品线,跳出了厨房,并打进了世界500强宜家家居。
与此同时,开网店的“麦包包”、七格格也在风投资金的助力下,事业风生水起。
双枪在城市大卖场的占有率超过50%。“筷子毛利是挺高的,今年经过精益管理,利润又翻了一番。”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承烈说,本来,这个行业空间有限,比如竹炭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一家企业销售也就2000多万;而双枪今年光是竹筷、砧板等厨房用品销售就能做到2亿,这个数字很大了。
在得到风投的助力之后,小小竹筷子也要升级。“我们现在为宜家提供竹制品家居,已经供了3个月的货了,今年能做到3000万元,明年是1个亿。”郑承烈说,50元钱,一套筷子、砧板、牙签筒等都能配齐了,可一张竹制折叠凳要100元一把,而且市场很广阔。
2011年,不少企业愁于融资难,成本涨,不收缩战线也不敢盲目扩张,郑承烈却成功跨进了新的领域。“10月4日,我们自有品牌的竹家居就会铺进超市”。
投资人:看重有激情的人
向来,投资公司选企业,都是先看行业、业绩、潜力,再看领头人的人品、能力。去年9月份的一次行业沙龙上,郑承烈上台做了发言,却被风投看上了。
“我感觉那天发言挺差劲的。”郑承烈这样形容自己那天的表现。可坐在台下的浙江金永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增荣却很留意这个瘦瘦高高、讲话直爽的男人。
“我认为郑总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有激情、有童真,如果再给我一个投资的机会,我一定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投资。”
杨增烈的这段话,郑承烈都能一口气背下来,获得第一轮投资后,这些年不少投资人都想投资双枪,但双枪在乎的却不是钱。“那一刻,我被感动,很多人说我有能力,有责任感,第一次有人夸我有激情、有童真,我对童真的理解是理想,无限的未来。”
通过接下来的几次沙龙活动接触,随着彼此认识的加深,投资进行得很顺利。今年3100多万投资到位,占5%的股份。
说起郑承烈与投资人的故事,那可以讲上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