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全力打造“竹子第一乡”
广西省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把竹子产业作为该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首要产业,计划五年内完成竹子造林3万亩,并积极引进外地竹材加工企业落户本乡,全力打造西林“竹子第一乡”。
该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田林县定安镇毗邻,南与那佐苗族乡相连,西与西平乡相接,北与那劳乡接壤。全乡六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总人口8000多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4个民族。全乡土地总面积23854.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2614.1公顷,林业用地中100%为土山,有林地面积19980公顷,森林覆盖率87.1%,活立木蓄积量711970立方米;该乡境内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为该乡发展竹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确保竹子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生态品牌经济,建立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生态改善的循环经济生态乡镇,今年初县里启动“十万亩竹子”项目建设以后,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加快林业强区建设步伐和百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发展竹子产业,培植新的生态屏障及经济增长点以及西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县竹子产业发展,实现百亿元产业目标”等政策目标,立足本乡改革发展全局,科学判断本乡林业发展新形势,大力发展竹子造林,力争做大做强竹子产业,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一是完善投资环境,拓宽发展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整活林地资源,以最大的灵活性寻求最合适的资源培育方式,正确引导广大林农从分散经营走向联合经营,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新模式,积极培育大型造林企业和林业生产大户落户投资开发,目前已有百色市竹富源林业有限公司、市属老山林场、南宁肥料厂、广西东门林场等6家区内外有名发展势力强劲的外商营林企业在该乡落户投资发展竹子业;同时,通过建设样板基地、示范林,用质优、高产、高效的造林示范点激发农户参与竹子资源培育的积极性,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二是采取多方筹措资金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林农参与竹业开发种植;除严格实施全县造林统一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补助外,该乡还通过争取珠防林工程等重点林业项目的倾斜安排,拓宽资金投资渠道,确保了发展竹子的资金问题。三是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竹子生产提供科技保证,积极争取县林业技术推广、林政、设计等部门和乡林业站的技术力量,从林地征租到规划设计实施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在经营造林等主要环节上,邀请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地头对群众进行指导,通过开展林家课堂、实地技术服务等方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竹子产业的热情。
“发展竹子种植产业符合西林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的科学发展战略,是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和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生态改善的有效途径,我们有条件也有信心在‘十二五’期间全乡完成竹子造林3万亩,争当西林竹子产业发展排头兵。”在采访中,该乡党委书记廖忠新满怀信心地对笔者说道。截止目前,该乡共完成各类竹子造林3000亩;完成整地备耕造林面积8000亩;完成征地16000亩;完善办理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相关手续面积9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