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海关全国第一套木材检测分析系统顺利上线
近日,从满洲里海关获悉,该关铁路口岸木材检测分析系统顺利通过了海关总署的验收,该关成为全国第一个启用该系统的海关。该系统的启用对满洲里口岸木材等大宗货物查验监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木材检测分析系统是一套针对铁路木材进口通关监管现状而研发的现代化、高科技的综合监管管理系统。启用木材检测分析系统,可实现对木材的智能化查验,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执法风险,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对满洲里海关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满洲里以口岸立市,外贸经济繁荣程度对该市整体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自今年2月满洲里口岸不再进口原油后,木材一跃成为满洲里口岸最重要的大宗进口商品,该系统的上线运行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很好地缓解了一线关员的监管压力。
以往查验一列装载木材的火车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核对车号不难,只是费点时间,难的是查验货物,查验关员需要攀爬到火车车厢里开展查验,夏天还好些,到了冬天衣服穿得臃肿,查验就困难了,在吊车轰鸣、木屑遍地的货场查验,滑倒摔伤是经常事,真是又累又危险!如今,通过木材材积分析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即时化采集木材材积数据,一分钟的工夫就能筛选出申报材积与实际材积差别较大的车厢,在通过人工查验,就能在最短时间内锁定高风险报关单!
满洲里海关在总结多年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铁路口岸木材材积分析检测系统,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为手段,在列车进入国境线时通过超高清晰摄像系统,从多方位摄录完整的车体装载情况图像,准确记录车厢不同位置的货物数据。同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将进出境列车的实货监管信息与保存在通关管理系统内的信息流进行比对,形成监管过程的闭合回路,实现了将进出境木材装载信息完全置于海关监控之下。由于该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预,不仅保证监管的严密性,更为防范廉政风险设置了一道防火墙。
启用该系统的另外一个收益是通关效率大大提高。以往依靠人工监管,数据核对时间长,查验关员需要反复翻阅、对比、登记报关信息,且准确度差。该系统启用后,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已经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木材材积分析,核对完成后,系统会自动提示查验关员存在风险的车厢号,关员可以结合海关业务系统,通过风险分析评估,决定是否现场查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为确保木材检测分析系统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组织的验收,满洲里海关与该系统的研发公司进行密切协作,并围绕系统的研发测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克服工作压力大,人力资源紧张,客观环境恶劣等实际困难,全力支持系统研发和测试。同时,制定支持系统研发测试的工作制度,将有关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明确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和责任人员。二是选派具有多年板材查验经验的人员与系统研发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其了解板材的材种、规格、物理特性、装载规律、车型特点等多方面的情况,为系统研发节省了时间和资金成本。三是提供人力物力,帮助实地测量。木材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发和调试需要对所有转载板材的车体进行多次精确测量、对所装板材规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得出垫板厚度和层数对所装板材体积的影响进行换算、对车体马杆直径平均值进行测量等。该关在9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派出车辆辅助测量20余次,先后有20余名查验关员进行了300余次的协助测量。四是积极提出业务需求,促使系统多次改进。为使木材检测分析系统真正能够适应海关工作的需要,达到对进口板材体积较准确测量的目的,该关指定专人认真研究海关监管需要和系统硬件、软件之间的差距。在系统软件方面,该关派员与工程人员随时沟通,提供板材的实际进口情况,对该系统选择条件的设置以及针对车型种类、规格、装载方式、车体侧壁对数量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使工程人员有针对性进行了多次修整和改进。经过对该系统进行6次较大的程序升级,系统检测数据的准确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系统硬件方面,该关认真结合监管需要提出系统不足,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经过9个月的共同努力,该系统硬件先后5次更换和调整高清镜头、扫描仪设备等硬件。目前,该系统抓拍图像清晰度高,抓拍角度更趋合理,图像分割更加准确。
在木材检测分析系统试运行期间,满洲里海关就已利用该系统查发了“桐维案”、“百顺通案”等19起多起申报不实案件,补征税款27000余元,为该关进一步实现“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