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中国竹编女传人巧编“竹丝佛”

  源于四川眉山的竹编技艺,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吸引着爱好者学习该技艺。潘索菲摄竹丝隐形佛像集合了挑、破、压、拼等竹编工艺的精粹,堪称最绝的平面竹编。这幅长53公分、宽32公分的竹丝隐形佛像,是中国竹编技艺女传人程丽,在100斤竹子原材料上,取用了10克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并花费了两个月精心编织而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是国人普遍喜爱的吉祥物。来源于四川眉山的竹编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老民间工艺吸引了众多都市人前来学习,迷住了一批竹编爱好者。

  走进川派竹编传承人程丽在上海的工作室,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随处可见竹编的痕迹。在工作室的角落,一幅乍看是光面的卷轴异常引人注目。程丽说,这是竹丝隐形佛像,集合了挑、剖、压、拼等所有竹编工艺的精粹,因手法不同会有凹凸感,在光的折射下才能看到编的图案。

  据介绍,这幅长53公分、宽32公分的竹丝隐形佛像,是她在100斤竹子原材料上,取用了10克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并花费了两个月精心编织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程丽还以星云大师独有的“一笔书法”为参考,制作出《光照大千》竹编佛像作品,并赠送给星云大师。

  程丽随手拿出另一幅观音像,也是竹编的。这幅竹编观音像,呈坐姿,边缘装订精细,每个部位的竹丝宽细一致,观音像旁边是一段经文,粗看是笔写上去的,细看原来也是用黑色和本色竹丝相间而成。

  “竹编作品选料讲究,在众多的竹子中只选取特有的慈竹,而且必须是竹节在80厘米以上,表面无刮痕的一年青状竹。一般100斤竹子经数十道独特的工艺处理,制作成的竹丝仅重1两左右”,程丽说,剥出的竹丝细如发丝、薄如蚕翼、不腐不蛀、永不褪色。

  程丽说,她一般选取名家书画,采用挑、压、破、拼等编制技艺,与书画作品神韵奇妙结合,成为中外人士的收藏佳品。



点击次数:836 来源: 发布时间:2011/8/12 14:00: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