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8年9月,桃江县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三年来,我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近100个,引进内资近五十亿元、引进外资3050万美元,形成固定资产近百亿,新增就业岗位近八千个,解决了近五千人的就业问题,有效发展了地方经济。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我们加大外贸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两年来转型外贸出口企业2个、引进外资企业1个为加工贸易企业,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830万美元。在我县外贸进出口总量不大的情况下,实现了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我县2008年9月批准为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当年没有实现加工贸易业绩。2009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县积极做好外贸出口企业产业调查,出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政策,五次聘请省商务厅加工贸易处的专家到桃授课,三次到企业上门指导,动员桃江县方正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益阳浩茗茶业有限公司、桃花江实业、萌立尔家具、壹艺竹木五家企业转型为加工贸易企业。方正皮革首吃螃蟹,五月份完成了加工贸易企业注册,七月份实现了加工贸易业绩,浩茗茶业十月份进行了加工贸易注册,十一月份准备进口料件,但由于人手紧张、业务不熟等原因,没有实现加工贸易业绩。桃花江实业、壹艺竹木、萌立尔家具三家企业由于进口料件的单耗无法确定,没有实现转型。2009年,方正皮革不负重望、一枝独秀,当年实现加工贸易业绩110万美元,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任务。在动员企业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2010年4月成功引进了桃江安达电子有限公司、凤冠(桃江)电机等机电产业转型项目。安达电子7月8日投产,当月实现加工贸易业绩,当年实现加工贸易业绩217万美元;方正皮革有限公司实现业绩165万美元。2010年我县实现加工贸易业绩382万美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8%。2011年1-6月,桃江县实现加工贸易392万美元,同比增长426.43%。其中进口102万美元,同比增长102倍;出口290万美元,同比增长289%。加工贸易业绩在全省二十个重点(试点)县中居第八位,加工贸易增速居第一位,提前一个月完成上半年加工贸易任务。从两家企业进出口情况来看,我县今年完成省里下达的加工贸易任务的难度不大,但强劲发展的势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一定的遏制。
二、主要问题
1、企业用工严重短缺,员工工资、培训费用大幅上涨。在积极推进两家企业扩大生产的同时,我们注重发展新的加工贸易企业。2011年举办了三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场招聘会,但由于用工奇缺,三家企业招工情况均不理想,影响了我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制约了我县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今年我县的三场招聘会,安达电子新招150人,用工人数不到500人,用工人数不到工厂计划的一半;凤冠电机新招了180人,工厂用工仅达600人,不到工厂计划用工的三分之一;方正皮革有限公司为了缓解用工压力,只得在沅江开设分厂,桃江、沅江两厂招工也仅达500人。三厂招工人数不到计划用工的一半,缺工达到近2000人。由于工厂不断抢夺人力资源,导致员工工资也不断攀升,三厂工资均上涨了30%。在用工荒加剧的同时,员工的思想也极不稳定,经常出现跳巢现象,员工走了再招,招了又走,每月招工与跳巢人员几乎相当,员工由于经常跳巢工资、福利没有增加,工厂招聘、培训费用却大幅上升,员工、工厂的效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用工紧张,工价上涨,员工跳巢,企业效益下降,缩小生产规模,形成了中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一个缩影。由于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涨、用工荒的出现,中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再加上物流成本的大幅提升,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本准备在桃江设立公司的凤冠电机由于用工严重短缺不得不暂停加工贸易的注册,作为深圳的卫星工厂,产品通过深圳组装出口,每月增加的运输费用就高达3万元,再加上员工工资上涨,公司准备缩小发展规模,将租赁的两栋车间整合到一起,腾出一栋发展其他产业,由于公司没有正常生产,产品运往深圳出口,业绩体现在深圳,我县加工贸易业绩无法在短时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两年内在600-800万美元之间徘徊。
三、发展思路
如何做好产业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我们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好的项目、企业;发展加工贸易主要是要动员外贸出口企业转型,引进和转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是注重服务。在引进项目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要将企业拒之门外,形成协调机制,做到来一个,服务好一个,留下来一个,做大做强我县外贸进出口总量。
二是注重引进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我县竹木产业发展较快,年产值达20亿元,但出口额仅达300万美元,仅占竹木产值的1%,主要是由于出口品种单一。机电产品出口来势较好,但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直流、交流整流器、变压器、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安定器、阻抗匹配变压器、充电器、音频变压器等小件,没有开发上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链。
三是注重园区建设,搭接产业转移平台。目前,我县桃花江经济开发区已经新建标准厂房近十万平方米,全部租赁给了新引进了企业,但使用效率不高,亟待加大建设力度扩大园区面积,拓展融资渠道,举全县之力建设好一区四园,发展我县经济。
四是注重招商队伍建设、涉外人才的引进、培养。尽快熟悉流程,在挖潜的同时,不拘一格引进专业人才。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领导干部太多,熟悉流程能够引导企业完成前期落户的人员太少,全程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的满意度不高等现象。
五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工作机制。我县服务企业的部门繁杂,一个流程有的人为的划分在多个部门,如我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工作在经济合作局,发展加工贸易在商务局,而市里的职能又划归在经济合作局,上下、左右不能衔接,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领导小组成立三年,也没有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因此,各部门要尽快形成工作机制,研究当前我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是加大电子商务的投入,为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我县外贸进出口企业规模不大,势力不强,接单几乎是沿袭过去的关系户模式,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这里也有语言不通的问题,我县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培训。
七是加强政策引导,好的政策可以起到孵化作用。在这方面我县是深有感触的,2009年金融危机袭转全球,我县审时度势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引导资金,盘子不大,2009年仅归集23.5万元,2010年归集了27.5万元,结余12万元,以较小资金成功引导了企业转型升级,我县加工贸易一年一个台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八是注重产品品质提高,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附加值。我县的传统产业竹木产品附加和值不高,桃花江实业、萌立尔家具、壹艺竹木、益阳家葳竹制品虽然进行了工艺改造,附加值有所提高,但研发投入还严重不足,产品的生产工艺、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九是注重品牌建设。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长期没有自己的品牌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桃江县方正皮革有限公司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准备在3-5年树立自己的品牌。
十是积极引导发展势头好的企业上市,争取五年内有1-2家企业上市。在这一方面我县也进行过有益的尝试,2010年8月25日,桃江县政府邀请亚洲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陈晓桦,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周楚天、教授张明旭一行三人来到桃江,共商整合桃江竹产业上市融资的问题。今年,桃江县政府为了充分利用楠竹资源,做大做强竹产业,正在筹建桃江竹产业园。这是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全县竹产业发展、打造“百亿竹产业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项目设计定位于全国竹产品集散中心、竹文化交流中心的目标,包括竹制品加工园区、竹材及系列产品交易市场、竹文化博物馆建设等内容。桃江县是楠竹之乡,竹木加工十分发达,目前拥有竹木制品加工企业上百家,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县委、县政府站在高起点上做好了建设规划。目前,已经着手研究、完善园区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做好招商工作;准备利用媒体力量,广泛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园区建设进程,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桃江竹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总而言之,我县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才刚刚起步,企业也才刚开始接纳这一新的外贸进出口形式,各级、各部门也刚开始接触这一工作。还须省、市商务、经济合作部门加强指导、培训,理顺各部门关系,同心协力,全力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