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环球木业公司拖欠524名员工薪资被起诉
他们,曾经是大连创汇大户的员工,是一群勤劳善良的建设者。可如今他们不仅无权分享开发区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连应得的报酬都无法讨回1万元钱是什么概念?一个股票散户的几百股的股票,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个月的开销……但在一个贫困家庭,1万元也许就是一笔救命钱,一笔生活保障费,一笔改变命运的学费……2008年,曾经当过东北地区创汇大户的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因企业经营者突然蒸发,欠下524名企业员工工资、经济补偿金、公积金、各种保险等费用共计732万元。这些员工至今没能拿到他们应得的报酬,少者几千元,多者上万或十几万、几十万元。732万,听起来不是一笔大数目,但这是维系着524个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失业工人生活保障的血汗钱啊!
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失业者
2010年12月22日,大连环球木业的护厂队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护厂员工姚远,在工作期间意外死亡。临近春节,本来等着过年团圆的姚远家人,从朝阳农村地区赶到大连,给一个年仅29岁的小伙儿奔丧。姚远丢下了一个孤寡年迈的老母、一个务农的妻子、5岁年幼的儿子和8岁刚懂事的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家老小生活完全失去了依靠。经大连开发区总工会的协调,承诺赔付36万元,家属先行拿到了由“大连福泰商贸有限公司”垫付的10万元。姚远用一条年轻的生命换来了10万元,他是524名员工中唯一拿到赔偿款的人。其余活着的523个员工还在翘首企盼……在大连郊外甘井子区革镇堡中革村,记者推开一个小院残破的大门,左边有一间将近12平方米左右的矮平房。昏暗的灯光下,有一张大床占据整个房间的三分之二,上面堆放着棉被等各种杂物。一个瘦弱男孩正趴在床沿吃力地写字,只见他整个脸部布满烫伤的疤痕,右手指蜷曲着艰难地钩住一支笔在写作业。见到有人进来他赶紧转过身,背对着记者。男孩小周(化名)的妈妈告诉记者,今天儿子上学回来伤心地哭了,说班上一群调皮的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烤鸡”。
小周9岁时,不慎被家里的电炉烫伤,脸部、头部手臂被严重烧伤,经医院鉴定,全身烧伤面积高达50%,记者看见小周右手手指由于皮肤被烧未能及时修补,导致手指蜷曲,造成发育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大面积创痕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孩子父母周红军和妻子王均琳原来在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工作,周红军是个板材检验员,本来两口子节衣缩食,用辛苦赚来的工资给儿子整容,每年两次,每次要花去4、5万元。几年来,靠工资和亲戚朋友拼凑起来的钱已经用掉将近30多万元。但医生说如要全部治好,还要等上好几年,总共需要上百万的费用。
然而,2008年8月,周红军夫妇俩所在的环球木业公司因外资方突然撤资逃离,工厂陷入瘫痪,双双下岗,至今未拿到一分钱的工资。给孩子的治疗自然也因此中断。今年34岁的年轻小伙子杨以广,是环球木业的板材切割工。他的右手手背高高凸起,明显已经严重畸形。
杨以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工厂工作了11年,最后却落了个8级伤残,连10多万元的伤残费都没能领到,而且因为伤残至今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杨以广告诉记者,2008年的3月,他在上班时被切割机隔断了右手的无名指,顿时血流如注,被送往医院抢救。当年7月,正当他在医院治疗期间,得知工厂出事了,因后期治疗还需要10多万元的费用,他自己无力承担,只能中途出院,以致现在骨骼变了形,手腕无法转动。将近3年过去了,虽然年轻,但由于手腕残废,一直没法重新找到工作。没有收入的杨以广,无颜面对来自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对他的期待。杨建范,今年55岁,环球木业的维修工,1997年工伤,造成股骨筋粉碎性骨折,6级伤残,至今他还没有拿到将近6万元的伤残补助费……
外商金蝉脱壳大连上海如出一辙
记者在甘井子区革镇堡后革街1号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所在地看到,厂区一片荒凉,黑色大理石衬底“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的铜质字牌已残缺不全,办公楼前一块“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的铜牌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似乎无声地述说着这里昔日的辉煌。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如今显得如此空旷和凄凉。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大连出口创汇30强之一的一家区域龙头、行业明星的中外合作经营公司。成立于1995年的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曾经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成材加工企业,员工最高峰时达上千人,年加工能力10万立方米。两年多前,外方合资人印尼商人黄进益带领高管突然集体玩“蒸发”,留下巨额债务,让524名员工和78家债权人深陷其中。
环球木业原人力资源部经理单汝理告诉记者,他最后见到公司几位外籍董事是在2008年8月29日,后经公安部门调查,这些外籍高管当日一同出境,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类似情形也出现在上海。黄进益在上海的房地产项目合作方兆丰集团总经理蔡青峰告诉记者,在沪合作的几年间,黄不按合同行事屡见不鲜,从2002年到04年,黄在项目中无端抽走资金达1.5亿元,至今催讨无果。更换法人代表设立体外公司事后人们才发现,环球木业的外籍高管集体出境前不久,该公司原法人代表、太平洋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进益,悄然变更了法人代表和所有外籍董事。“法人代表更换,黄进益就可以脱尽干系,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辽宁箴言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屈平海亦称,外籍高管的做法确实在法律上为出走铺平了道路,即便大连环球债务累累,从法律角度上也不会波及黄进益。
而进一步调查证明,大连环球并非没有钱,只是钱都被集团支走了。当地一位知情的银行行长称,大连环球采取的结算方式是:接到订单后,大连环球将货物发给客户,但客户却是通过黄进益旗下的一家境外公司进行结算,这笔金额到了结算公司后,结算公司并不是全额支付给大连环球。
“大连环球需要资金时向结算公司申请,结算公司将资金汇过来。因此,大连环球除了基本运营的资金外,账上几乎没有多余的现金。”多位供应商也证实了上述说法。据了解,大连当地法院在冻结大连环球企业账号时,发现里面的资金只有70余万元。
两年多四处奔走未讨回一分钱
“尊敬的领导:我们是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的员工,2008年8月,企业停产,外籍高管逃逸,丢下上亿资产和500余名员工,欠我们工人近800万工资和补偿金,现已两年有余。政府和司法部门已介入两年,但至今问题迟迟未解决,难道真的要复杂到连市领导、市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市信访局、开发区总工会、经贸局、劳人局都出面还解决不了吗?此事让我们工人实在不能理解。”
以上是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在2010年10月28日给大连市政府的一封公开信。“我现在碰到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责任主体。”负责员工善后工作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副主席张仕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愤愤地说,两年来,她的前任为了追讨工资债务曾到过新加坡等多处找当事人印尼商人黄进益,但都无功而返。2008年12月,在无法对大连环球木业的资产进行清算的情况下,大连市委协调会拟定由开发区管委会垫付员工工资。可由于中外合资双方一系列的法律关系尚未理清,工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张仕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环球木业的员工情绪波动越来越大,工会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但是,截止到目前,环球木业的失业工人未收到一分钱的欠薪和补偿金。还要忽悠到什么时候?当自己的权益受到的侵害,无助的工人除了大声疾呼和四处奔走,还能干什么?2008年9月中旬,由开发区总工会牵头,经贸局、劳动人事局配合,对环球木业500多名员工的遗留问题进行了善后处理,开发区劳动仲裁,判由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支付近800万的工资和补偿。2008年10月,工人将仲裁结果申请由甘井子法院执行,甘井子法院授理此案,并于10月中旬查封了除银行抵押设备以外的全部财产,共计2300多万元。
随后,工人们组成了护厂小组,由5人倒班看护26万平方米的厂房及近亿元资产,由开发区总工会垫付护厂工人工资。2008年12月,市领导召开会议,提出“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垫付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职工劳动仲裁执行所需款项……”。
接下来的事情工人们有点看不懂:
近3年来,政府部门的确没有闲着,工作做了不少,程序也走了不少。但当工人们多次询问环球留守人员,什么时候给我们钱?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法庭正在办理。工人们无奈:还要忽悠我们到什么时候?!
眼见查封的企业资产被蚕食
公开信中写道:“环球问题看似非常复杂,其实非常简单:依法按合同约定的自建厂房处理办法,请环球中方股东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大连分公司,把27000多平方米,总评估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买走即可。足以解决工资问题,并且了结环球此案。”环球木业的问题,从2008年8月到2011年5月,历时两年多。职工代表写信给市长、市委书记、市委秘书长、市政法委、市人大、市经贸委。拜访了市信访局、甘井子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法委、区法院、开发区管委会、总工会、经贸局、劳人局、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大连分公司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
听起来大家都很关心,说起来所有人都在忙,看起来一份份文件在下发……令护厂队员们揪心的是,他们亲眼看见,2009年8月,法院开始对环球的其他债权人的查封的资产进行了执行和拍卖。先后有6000立方米的木材、两个集装箱的家具、20多台叉车、整个物资仓库,被法院强制执行。有10套外籍高管的宿舍、两台中巴车进行了拍卖处理。环球木业的家具生产厂房10000多平方米、员工宿舍食堂5000多平方米,先后被占用,原环球占地26万平方米,已被蚕食得只剩8万平方米。
现在,对环球职工可供执行的资产只剩自建的27000平方米厂房和价值100万元破损的设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厂房设备还在不断贬值。
要拿到钱还是遥遥无期
令工人们费解的是:其它债权人查封的资产可以强制执行,为什么工人查封的资产不可以?都是法院查封的场地和库房,为什么其他人可以占用?眼看查封的资产被蚕食,仅剩2万多平方米厂房,但到现在还未被执行?原评估资产有2300多万,但到现在可供执行的只有1000多万,为什么工人查封的设备两次流拍,为什么不尽快进行变卖?2010年12月20日,大连市信访办召集市外经贸委、市国土资源局、甘井子法院、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大连分公司(合资中方)、开发区总工会召开协调会,会议拟定三条意见:
(一)向国资委报告由‘成套设备’回购环球厂房;(二)开发区管委会垫付工人工资、补偿;(三)法院加快资产变现,折抵垫付资金。市委秘书长也做了批示。3个月以后的2011年3月8日,工人们拿到了一份大连市甘井子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上面写着:因中外合资企业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的外方人员已于2008年8月弃厂外逃,本案查封财产中,部分厂房因其本身系搭建在第三人原有的厂房消防通道上的违章建筑,其余厂房也无产权证,均无法拍卖,而其财产虽经两次拍卖均已流拍,被执行企业已无法全部清偿所应承担的债务。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应偿付的债务应由合资中方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大连分公司在其提供的58528平方米硬覆盖场地,两座建筑面积为22152平方米的库房价值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拿到裁决书的工人们一阵欢喜,之后又陷入迷茫———要拿到钱,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将近3年了,他们等到的只是一次次会议,一叠叠公文,一次次看似希望的失望……这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失业工人们,讨薪路上,还将发生什么?
相关链接
我国刑法明确“恶意欠薪”入罪
新华网北京报道为了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5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其中规定“恶意欠薪”入罪。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缺陷
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严重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罚,那么法律的权威和社会公众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在刑法中增设“恶意欠薪罪”,对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和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根据当前的法律设置,劳动者在处理被拖欠薪金的劳动工资争议中的权力救济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由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调解,三是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协商和调解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途径,周期短,成本低,但由于内置于用人单位的体制内,实际效果往往极为低微。仲裁和诉讼在裁决、判决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力,但程序较为繁琐,同期较长,费用较高,对于既缺乏经济基础又缺少相关法律知识的劳动者一方来说,执行裁决、判决难本身就是一顽疾,因而,通过这两种方式解决劳动工资关系纠纷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关评论
前不久出现的杭州讨薪女工被辱事件证明,企业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现象一直十分普遍,恶性欠薪现象仍然无法得到遏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陈步雷表示,从总体制度环境看,讨薪难是因为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制度还不够明确,约束力不足,缺乏一个刚性的、明确的工资支付制度。
我国《劳动法》有明确规定:“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在实际操作中,违反此规定的企业老板,即使被查处也只需要支付工资和赔偿金,违法“成本”很低。“欠薪现象之所以长久得不到根治,关键在于企业主欠薪的成本太低。”有专家认为,应加大对欠薪者的经济惩罚力度。考虑到恶意欠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把恶意欠薪列为犯罪行为。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李守镇表示,对于少数用人单位的恶意欠薪行为,全总建议立法机关适时修订刑法,增加相关罪名,以惩处并有效遏制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