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泸州:白节镇农民种竹算起“实在帐”

  5月13日,纳溪区白节镇加鱼村三社社员饶生龙正在自家竹林里忙着给竹子松土、施肥、除草。“栽竹子可比种水稻要强多了。时下正是竹子生长的关键时期,我再施点肥,让竹子长得快些。”老饶笑呵呵地说。

  十年前,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老饶栽了3亩竹子。几年下来,他觉得栽竹子比种粮食要划算。他掰着手指算了这样一笔帐:“这批竹子栽好后,第三年就开始投产,亩产达到7000斤左右,收入700余元。加上国家每亩200多元的补贴,每亩收入近1000元。如果栽水稻的话,每亩最多收700斤稻谷,按当时80元/100斤算,才五六百元,这还不把种子、农药、化肥的成本算在内。”饶生龙告诉笔者,竹子投产后,每年都给他带来近3000元的收入。

  尝到甜头后,2008年,饶生龙利用全区大力发展竹基地的机会,一口气栽了12亩。他说,竹子是吃露水长大的,管理起来方便,又花不了多少成本。现在在他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凡是能栽的地方,都栽起了。“去年我竹片就砍了30万斤,每100斤价格在18元左右,单竹片就卖了5万4千多元。”饶生龙乐呵呵地说。

  在加鱼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林和在竹林里忙碌的竹农。老饶告诉笔者:“刚开始栽竹子时,也有部分群众不理解。几年下来,大家看到确实有干头,积极性就来了。”

  加鱼村三社社员刘高云看到老饶把田土都栽了竹子时,很不理解,“全都栽了竹子,以后不吃饭光吃竹笋啊?”可是当看到饶生龙栽竹子有了“名堂”后,他也按捺不住了,2008年在自家地里也栽了6亩竹林。“我栽这批竹苗的全是镇林业站提供的,不但生长快,而且个头粗,分量重,比原来那些杂竹产量要高得多。看这样子,今年砍个3万多斤没有问题。”老刘说,他现在都后悔当初竹子栽迟了,不然早就赚钱了。

  据白节镇林业站长陈永福介绍,由于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白节镇加大了对农民种竹的扶持力度,对集中成片新造竹林基地的农户,按照相关政策给予种苗补助,并做好栽培技术的培训,极大提高了农民种竹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发展竹林10万亩,其中杂竹7万亩,楠竹3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10年前的53%提高到现在的62%。



点击次数:978 来源: 发布时间:2011/5/13 18:2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