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竹文化节今日起在成都望江楼公园举办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薛涛诗歌等唐代文化,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以“唐风?竹韵”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成都竹文化节”于今(21日)至6月9日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举办。
本届竹文节与往届相比,提升了竹文化品位,丰富了竹文化内涵,融入了唐代薛涛文化,提高了展出质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多多、互动性强:除了大型竹工艺制品与精品花卉组成的园林景观景点外,还有独具文化特色的曲水流觞古装吟诗活动和贴近市民生活及望江公园特色的主题文化(薛涛文化周、茶文化周、养生文化周、饮食文化周、书画展览五大传统文化)活动周;既有精品盆景展、插花艺术展,也有贯穿活动始终的《薛涛传奇》音乐剧演出和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还有北京、上海、扬州、蜀南竹海、攀枝花等地参展的精美竹艺景点及满园200多种千姿百态的翠竹和12万余株(盆)时令花卉、观叶植物供游客欣赏。
展出的具体内容有:一是竹工艺与鲜花相配置的精品景点。融入花卉元素,打造精品景点。本届竹文化节充分融入花卉元素,工艺上尽量展现竹制品的材质及肌理,共展出有《竹编宫扇》、《小桥?流水?人家》、《四季竹艺花瓶》、《田园文化》、《悠悠倩影》、《竹篱水车房》、《烙画屏栏》、《竹韵灯饰》、《望江楼风情》等大型竹艺花卉造型景点33组,摆放一串红、醉蝶花、矮牵牛、孔雀草、银叶菊等时令花卉及观叶植物12万余株(盆),为了烘托喜庆气氛,在主道和主会场布置了近2000个大红灯笼。今年的竹展品去掉去年动物图案及老旧传统展品,增加了与公园特色相匹配的多首薛涛诗歌进行展示,布置展品5组;同时在薛涛广场增加2组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田园物件展品;在主要的游览线上营造了一组配以松、竹、梅等岁寒三友品种约1000多平方米的“个园”(又名小桥、流水、人家)大型景点,川西水车、农家小院、劳作农具,流水潺潺,在苍苍翠竹的掩映下别有风味,成为第十八届竹文化节新的看点;二是展现“唐风”,增添人文主题活动。结合公园自身文化特色,展现唐风与竹韵的完美结合,以梦回唐朝为主线编排了音乐剧《薛涛传奇》;有近千人次的唐装定点模特造型和王公大臣、竹盔甲武士游走展示;在竹文化节期间的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在薛涛广场举办有薛涛文化、茶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书画展等五大传统文化主题周活动连续上演;在五一小长假期间(4月30日、5月1、2日),在薛涛井处每天上午10:30—11:30分还特别邀请诗人身着唐装在文物区举办曲水流觞——风雅竹韵吟诗活动,再现唐朝诗歌文化;为了营造和谐欢乐的节日气氛,在每一个活动周内,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更加贴近市民生活的主题文化和有奖问答等互动节目,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增添人文主题活动亮点,让市民和游客在感受竹文化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多文化艺术的熏陶;三是形态各异的竹石盆景展、插花艺术及书画展。竹的文化与诗歌书画及园林造景源远流长,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届竹文化节里,共展出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竹石盆景及树桩盆景200多盆,沿西大门至薛涛广场一线摆放盆景40多盆,同时购进部分高档花卉与盆景进行组合,把盆景园打造成为奇花异草云集、看点最多、品位更高的精品园。同时在文物区还设有插花艺术展,对今年的插花艺术要求精益求精,虚实结合,凸显景观效应。此外,4月21日至6月9日在锦竹轩有“四川民歌诗意画首批暨竹文化节书画”展;还布70余幅四川民歌诗意画首批暨竹文化节书画精品展。5月28日至6月9日在文物区展厅举办少儿书画展;特邀了国内名园(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古猗园、扬州个园、宜宾蜀南竹海、攀枝花公园)参展。
本届竹文化节活动规模大、景点丰富、看点多。市民和游客到公园游览,既可感受到盛唐文化艺术魅力再现,又能得到更多的竹文化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