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江西遂川县竹产业机制创新,毛竹产业活力迸发

  回眸2008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让江西毛竹产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一根根毛竹拦腰折断。放眼今日赣鄱大地,江西毛竹产业“浴火重生”,一根根毛竹茁壮成长,一片片毛竹林“欢快歌唱”。

  经过3年的抢救性恢复,江西毛竹产业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毛竹林面积达1479万亩,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20%以上,活立竹总数居全国第二位;去年全省毛竹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56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7.4%。

  月中旬,走进吉安市遂川县毛竹产业发展一线,亲身感受到该县两个村毛竹产业发展思路之清晰、机制之灵活、措施之扎实、效果之显著。作为全省毛竹产业发展的典型,两个村的经验对全省进一步做大做强毛竹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遂川,江西重点林业县,江西林改试点县,在毛竹产业发展中勇于扛起振兴的大旗,创新机制,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全省毛竹产业振兴的典型,引人注目。

  机制一活,全盘皆活。2010年遂川统计年鉴统计,2009年该县主要林产品中有竹材产品175万根、篙竹37万根、竹笋干185吨,林业工业总产值中木竹家具制造产值达1.31亿元,毛竹产业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建好支部促产业,毛竹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现场直击】走进遂川县衙前镇上芫村毛竹产业党支部办公室,“发展毛竹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标语十分醒目,竹腔施肥技术示意图形象生动;“李世民——彭远泉……”党员与群众“1+1”帮扶对象挂图标注。党支部书记廖传忠告诉记者:“2008年12月成立的上芫村毛竹产业党支部是全省最早成立的毛竹产业党支部之一,现有党员12名,带动群众发展毛竹产业的户数达210多户,辐射周边毛竹基地规模达13000亩。”

  【举措聚焦】一根根毛竹或开裂或断裂,雪压竹随处可见,令人触目惊心。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上芫村毛竹平均受损率达50%以上。

  面对严重灾情,如何恢复发展?上芫村党总支在深入思考后,决定及时成立毛竹产业党支部,以此为平台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毛竹产业。

  依托产业建支部,建好支部促产业。上芫村毛竹产业党支部立足村情,推出了一项项创造性的举措,充分激发了毛竹产业发展的活力——抓技术培训。通过开设“空中课堂”学知识、邀请“本土专家”学经验、组织外出参观学技术等,让广大农民掌握了毛竹低改、竹腔施肥等技术。

  抓帮扶带动。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帮扶,如党员肖扬均帮助困难群众李云龙改造了20多亩毛竹低产林,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4000余元。党支部领办的上芫竹制品厂去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余元,解决农民就业30多人。

  抓政策配套。对平均立竹度达到标准要求采伐的即报即批,对混交林进行改造的优先供应采伐指标,对低改合格的每亩每年奖励10元。

  抓项目支持。在欧元贷款等林业项目中,对毛竹低改项目优先立项,去年支持资金达15万元。

  抓引导经营。实行统一销售、规模经营,防止恶性竞争,毛竹价格稳定可观。

  【亮点集纳】通过发展毛竹产业,上芫村毛竹平均发笋率从2008年的不到80株提高到今年的120株以上,毛竹平均眉径从7寸提高到9寸。

  通过发展毛竹产业,上芫村毛竹低改面积从2008年的3800亩提高到2010年的7000亩,毛竹销售收入从150万元提高到350万元。

  通过发展毛竹产业,上芫村捧回了“全国绿色小康村”的“金字招牌”。

  依托合作社壮大产业,毛竹产业发展生机无限

  【现场直击】4月的遂川县碧洲镇丰林村,绿水青山,粉墙黛瓦,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放眼全村,处处毛竹林立,处处生机盎然。走进山内,竹腔施肥后今年毛竹新发的笋一株株长势喜人,在春日阳光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举措聚焦】丰林村素有“翠竹名村”之称,全村耕地面积仅600多亩,森林面积却高达19000多亩,其中毛竹林面积就达18000多亩,是个典型的毛竹村。

  与上芫村一样,丰林村毛竹林在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也受到了重创。如何恢复发展毛竹产业,让“靠山吃山”的农民重新点燃致富的希望?

  2008年10月,丰林村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在群众的期盼中应运而生,并将发展壮大毛竹产业、提高毛竹林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目的,确立了“林权不变、管理不变、统一发展、统一销售”四大原则,现发展社员70多户,毛竹林面积达5000多亩,同时辐射、带动全村毛竹产业发展。

  合作社想农民之所想,引导农民精耕细作,“把山当田种”。通过砍伐杂灌、清理山场等措施,农民形象地称有的毛竹林“连一根草都没有”,同时通过大力推广毛竹低改、竹腔施肥等技术,毛竹林经营水平大为提高。

  合作社解农民之所难,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管护、销售毛竹,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被农民形象地称为“竹林保姆”。

  【亮点集纳】立足自身求得发展。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丰林村农民的毛竹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年人均增收达300元,农民正依托合作社壮大毛竹产业,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集约经营,是毛竹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在合作社的联系下,浙江、福建等毛竹产业发达省份企业家纷纷落户丰林村承租毛竹林山场发展毛竹产业,既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又增加了集体和农民收入。如浙江安吉企业家方欣洪承租了12000多亩毛竹林山场,运用竹腔施肥技术发展毛竹产业,效果很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点击次数:861 来源: 发布时间:2011/4/20 7:25: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