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竹子锈病防治方法

  竹子锈病危害淡竹、刚竹等刚竹属的竹种。

  病害多发生在竹子中、下部或基部,发病严重时竹子中、上部也会被害。每年冬季至来年春季,被害竹子产生圆至椭圆形砖红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常连接成片,有时长达数十厘米,连片的冬孢子堆紧密结成毡状。夏季5~6月间,在冬孢子堆的外围产生棕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椭圆形,互相连接成片、条状,后期突破角质层外露,呈棕色粉质状。

  竹子锈病目前尚未发现转主寄主。病菌菌丝在寄主组织内越冬或存活多年,夏孢子通过风力传播使病害扩展蔓延。竹子锈病在管理不良,生长过密的竹林中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砍伐,清除病株减少侵染源;分别在春秋季节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产生前喷波美0.5—1度石灰硫磺合剂数次。



点击次数:647 来源: 发布时间:2011/4/14 14:31: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