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循环利用
近年来,政和县立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治理“三废”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变废为宝,取得可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县遵循“减量、再用、循环”的原则,对采矿产业进行关小上大,选优扶强,并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开展伴生矿产、矿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采选回收率,在企业内进行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该县大源矿业有限公司为高效利用含金复杂多金属硫精矿,今年上半年,企业投巨资引进国内先进工艺技术,综合回收金、银、铜、硫等有价元素,不仅实现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而且年创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350万元。
铅锌矿采矿尾渣及生产锅炉的炉渣,曾一度给当地造成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该县华厦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技改,将这些废渣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近两年公司每年综合利用废渣3万多吨,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00多万元。
循环利用的理念不仅在矿山,在竹山的资源利用也得以体现。政和县拥有毛竹43万亩,是全省重点毛竹林生产基地县。过去在政和,一根毛竹,价值仅靠出售竹竿来实现。为提高竹子的利用效率,做到“因料取材,尽其所用”,该县围绕毛竹制品进行开发,现已发展到六大类100多个品种,从竹笋加工到竹木工艺品、竹炭加工等,利用率已达到99%,产品远销欧美、日本、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在该县最大的毛竹加工园区铁山镇,根据产品取料要求的不同,一根竹子从头到尾,可以制成多种规格的竹地板、竹胶板、成品筷,就连竹节、竹屑也被加工成牙签、肉串和竹炭,竹丝、竹屑等下脚料则悉数用来做竹刨花板、竹炭或栽培竹荪……至8月底,全县毛竹加工产值已突破亿元,农民从竹业中增收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