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重庆忠县壮大笋竹产业让农民"鼓腰包"

  “经过1年多的发展,现在这里形成了200多亩的竹林啦。”近日,重庆市忠县白石镇望岩村1组的刘德元指向一片竹海感慨道,这片雷竹是村民们实现万元增收的希望。“我们既可以在笋竹基地打工,又要收取占用田地的租金,一年收入2000多元。”同村的聂国礼接过刘德元的话茬。

  忠县白石镇海拔为200至1150米,属典型的深丘壑谷山区。这个山峦起伏连绵的地方到底能发展什么特色产业呢?是该镇党政一班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08年,经忠县发改委、林业局牵线搭桥,浙江临安商人俞滨到忠县斥资500元注册成立了忠县菜篮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优质笋竹的引种、种植、加工、销售等业务。白石镇被该公司确定为笋竹育苗和种植基地,由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实行订单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雷竹是否适宜在白石生长,收益到底如何?为做到心中有底,确保效果,白石镇去年3月组织部分镇、村干部前往享有“雷竹之乡”的浙江临安实地考察,确认白石的气候、土壤适宜雷竹的生长,并且竹笋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考察回来后,白石镇正式拉开了发展笋竹产业的帷幕。

  为了让村民从心里接受栽种雷竹,各村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宣传竹笋产业与传统种植业相比,其优势何在。同时,还邀请长期在外地从事竹笋加工的农民工返乡“现身说法”。通过这些方式,村民的思想顾虑逐渐消除,认识到栽植雷竹确实有赚头。

  “从我们考察了解的情况来看,笋竹产业要真正收到效果,绝不能‘单打独奏’,必须要集约化发展,成林成片。”忠县白石镇一位负责人说,所以我们首先就是树立典型,培育大户,实现规模化发展,去年在望岩、万板两个村率先集中发展雷竹1000多亩。

  为壮大笋竹产业,今年忠县白石镇确立了“加快万亩优质笋竹基地建设,绿化家乡改善环境,促进白石经济发展”的思路,并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出台了优惠政策。一是对需要贷款的、规模在100亩以上的种植户,贷款由政府贴息;不需要贷款的种植户,政府给予每亩100元的补贴。二是种植笋竹的农户可享受每亩500元的“退耕还林”专项补贴资金。

  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栽种笋竹的积极性。该镇望岩村的刘亮成、周武发等人自费到临安考察笋竹产业行情,回来后二话没说,就要求驻村干部帮他们规划栽种笋竹。巴岭村2组的刘卫东是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回乡探亲得知这一情况后,次日就乘坐飞机到临安考察笋竹产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前景,6天后返回老家,与本村283户村民签订了1500亩田地的租赁合同,租期为18年,全部用于发展笋竹,现已定植了800亩。当地汽车客运老板张世清计划在中坪村栽种500亩,现已定植了300亩;返乡农民工聂世福、杨庆尧分别计划栽种500亩和1000亩,目前已定植了近一半,其余的正在打窝。

  “除开培育大户外,我们还推行了专业合作社种植模式,主要集中在明华村、关金两个村,采取统一栽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现已定植了3500亩。对于栽种散户,我们要求必须连片定植,形成整体,主要集中在明星、明月、望岩5个村,计划定植4000亩,现已定植600亩。”忠县白石镇经发办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笋竹定植任务5600亩,计划在今年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10000亩优质笋竹的栽种任务。从现在的行情来看,一亩笋竹收入在5000元,明年或后年,仅笋竹产业这一项,全镇就可收入5000万元。



点击次数:570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9 10:43: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