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北京农委官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

  昨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估计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要略高于年初预期的3%。这是官方第一次表态认为今年CPI会超过3%。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在3%左右。有专家认为,这是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压力以及社会承受力等多方因素的结果。

  张平昨天说,今年有几个方面矛盾比较突出,其中之一就是物价,年初国家制定的物价指数目标是3%,现在看来,比想象的要严峻一些。他说,原来预计四季度的形势可能会好一些,实现全年的目标没有问题,但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价格都比较高。“一个是自然灾害比较多,各地需求比较旺盛;一个是输入性的涨价因素,就是进口国际市场的价格;还有由于美元的贬值,流动性宽松造成的一些炒作,所以包括像石油、铁矿石,还包括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等,这一段时间国际市场的价格都比较高。”

  他说,除了自然灾害和国际因素以外,国内流动性较为宽松以及投机炒作因素也是造成物价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张平表示,估计今年总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比3%会稍微高一点。张平称,国家发改委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关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

  对于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张平表示很有信心。据他介绍,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较为紧缺的可能是棉花和蔬菜。他介绍,我们国家食用油的库存差不多每个人有10斤油,今年的大豆也是丰收,进口也比较多,所以食用油没有问题。对于现在比较紧缺的棉花,实际上主要也是一些资金在炒作,“炒作的因素推高了棉花的价格,其他的副食品比较困难一点的是蔬菜”。



点击次数:503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0 9:17: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