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福建少建瓯竹加工向低碳产业升级

  这几天,位于“中国笋竹城”内的省重点项目——中国笋竹城商贸中心建设工地一派繁忙,“由于采用新购进的混凝土输送泵,商贸中心18层楼的商务大楼有望赶在明年2月封顶。”项目实施单位福建竹海实业公司董事长周学俊说。

  作为省政府向中央申报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笋竹加工贸易示范区”,“中国笋竹城”于2006年底全面启动,在“大干150天”的号角中加快进度,目前累计投资17亿元,已入驻企业73家,42家竣工投产,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力度强、集聚效应大的竹加工项目纷纷落户笋竹城。

  产业集聚跨越发展

  素有“笋都竹乡”、“绿色金库”之称的建瓯市,有竹林面积131万亩,毛竹立竹总数2.2亿株,毛竹林面积和立竹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1996年、2006年两度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

  上世纪90年代初,建瓯的竹加工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处在卖原竹、粗加工的低级原始阶段。山上的竹笋和竹竿主要是拉到市场上卖,或是竹农加工成少量的竹扫帚零售。

  1999年建瓯吹响了以“发展笋竹加工流通”为主题的竹业开发战役。山上,新一轮竹山承包,一定就是30年,大大提高了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山下,大胆放宽政策,采取竹政管理新办法和笋竹税费优惠,进一步优化环境,特别是2006年底建瓯全面启动“中国笋竹城”项目建设后,为笋竹产业构筑了发展大平台,集聚效应凸显,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

  截至目前,建瓯市笋竹加工企业发展到363家,其中规模企业由1999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58家,笋竹加工产值从1999年的2.64亿元,猛增至2009年的26.8亿元,竹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笋竹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道明介绍说,“不久的将来,笋竹城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集笋竹加工、商贸物流、信息交流、竹业科研、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城,成为建瓯后发崛起、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竹产业被公认为理想的低碳产业。”在建瓯市竹业协会办公室,协会会长阮永庄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建瓯竹产业近年来向环保、高端产品发展的情况。他说,在“环保+高端”引领下,建瓯许多竹加工企业脱胎换骨,向深层次拓展,实现了对竹子的全利用。目前全市有竹胶板企业9家,竹地板企业18家,2009年生产竹胶板8.2万立方米,竹地板(含竹地板坯板)423.4万平方米,竹炭(含竹质活性炭、炭粉、机制炭)3.2万吨,均居全省首位。今年5月,建瓯市被中国竹产业协会确定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

  来自四川的周娟早在1989年就开办了一家竹木加工厂,现已发展成为福建省林业龙头企业、首批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单位。“办厂的头几年,我得背着木筷、竹筷到北方推销。现在,公司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的高科技、环保产品,客户主动找上门,不用为订单发愁了。”周娟感慨地说。

  近年来,周娟的公司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与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的项目成果对接,开发高精度竹炭及纳米改性竹炭,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省科技创新项目,产品70%出口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地区。“目前,公司在笋竹城内征地112亩,投资1亿元建设新厂房。下一步,公司将以纳米改性竹炭精深加工和改性竹炭纤维作为新增长点,打造中国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及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国庆前后,福建利树浆纸有限公司也在建瓯笋竹城购地200亩,投资1.3亿元上马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废纸制浆造纸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该公司运用物理汽爆法生产竹浆,为国内首创。

  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如今在建瓯,竹子已实现全利用,每一根毛竹都被“吃干榨尽”。毛竹主干可以加工成竹地板、竹凉席等各种竹制产品,竹下脚料可以造竹浆纸,竹枝、竹屑也都是竹炭、活性炭的原料,竹叶、笋壳还可以提取高级保健品。一根毛竹的价值,由过去的几元钱,提升到现在的上百元。

  竹产业的高效益为广大农民所分享,现在建瓯平均每户竹农每年仅从自家竹山上就有2000多元收益。在毛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80%来自竹山。



点击次数:583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21 15:02: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