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木材进口量9347.2万立方米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业加工、木制品生产基地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同时也是国际上最大的木材采购商之一。据悉,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林产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我国林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其中我国的造纸、木质家具和人造板等林产品的产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但同时也为中国木材供给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017年5月6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佳峰先生在山东木材流通协会第六届二次会员大会暨山东木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中发表《中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对当下我国木材供需现状、人造板产业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
一、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2014年4月始,我国逐步实施天然林禁止商业性采伐政策,至今年4月(2017年4月),天然林将全面禁止商业采伐。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估计,此政策会给中国的木材加工业造成近5000万立方米的国内木材供需缺口。
据测算,目前中国消费约6亿立方米木材,其中建筑业32%,造纸业29%,家具占10%,出口占20%,煤炭业占1.6%,农民自用材和烧柴5.45%,其它占1.95%。从2002至2016年,中国木材进口量从3199.5万立方米,增长到了9347.2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增长13.7%。其中中国进口材以针叶材为主,约占68%左右,阔叶材占32%。
二、我国人造板产业概况
我国人造板产量居世界第一,2015年年产量达到2.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产值约6033亿元,同比增长2.5%,为10年增长率最低。2016年出口人造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1344.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出口金额66.3亿美元,下降5.7%;2016年进口人造板96.8万立方米,增长29.2%,进口金额4.48亿美元,增长21.1%。据统计,2015年山东省人造板总产量7068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4840万立方米,纤维板1376万立方米,刨花板403万立方米。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4%。
在我国,三板产量占人造板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胶合板规模最大,纤维板次之,刨花板最小。2015年我国胶合板产量1.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占整个人造板产量的58%,产值约3200亿元。胶合板产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62.9%,华南占19.1%;江苏、山东和广西三省区产量占全国的60%。
目前,我国保有纤维板生产线约680条,生产能力5088万立方米,2015年产量6618.5万立方米,产值近1000亿元。其中中密度纤维板5769万立方米。山东省产能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2015年增长25%,也是第一。山东、广西等六省区产量占全国73%,其中山东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截止2015年底全国刨花板生产线338条,生产能力1974万立方米,2015年产量2030.2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广东第一,产量山东第一。刨花板是中国唯一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板种。2015年山东增长9.7%,广西增长74.7%,增长最多,河北增长1.7%,其余都是负增长。
三、人造板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胶合板行业存在五大难题:①胶合板企业散、小、差;②俄罗斯将桦木列为战略物资禁止出口;③国内现在严打污染企业,小胶合板企业首当其冲;④受到欧盟、美国、印度的反倾销调查;⑤产品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
就行业来说,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造板及其下游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消费企稳向好,人造板产业的增长速度依旧可观;就区域来看,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原料,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造板消费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随着人造板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消费者对人造板产品适用性、功能性、环保型提出更高要求,今后应立足行业技术创新,准确定位消费者喜好,同时满足并确保木材来源的合法性,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