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区推进“竹业富民”
黄山区属安徽省重点林区之一,是全省四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林地面积192.8万亩,其中毛竹面积24.5万亩、约4100万根。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农民对山林的产权后,黄山区从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入手,大力推进“竹业富民”和科技育林工程,以增加林农收入,提高森林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2009年开始,黄山区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组织实施了“1323”竹业富民行动计划,即4年内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1个省级竹业科技示范园、发展3个竹业重点示范乡(镇)、扶持20个竹业重点示范村、培育300个竹业重点示范户。
黄山区鼓励林农依托林业科技服务,大力培育见效快、效益高的大径竹和笋用林。为探索林业发展新模式,引导重点示范户采用立体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林间圈养猪,猪粪用来堆积竹园增肥,挖鱼塘蓄水用来灌溉竹园等,取得多赢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新型林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民竹山实现了“栽一棵毛竹变一片竹园”的效应。新华乡雷竹栽植通过垦复、钩梢、施肥、覆盖等技术措施,竹林面积由去年的8000亩发展到1万亩,竹笋亩效益提高到1000元,年收入提高到1000万元,人均年增收1538元,实现“笋竹强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