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云南省津华竹产业合作社产值突破千万元

  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两年来,社员不断壮大,去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合作社带动竹农平均每户增收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7年,是一个从事竹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有厂房1500平方米、料场780平方米,有竹削片机1台,可年加工竹材3万吨。自组建以来,该合作社健全机构,规范管理运作,合作社理事会、监理会等组织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运作规范,建立完善了《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规范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转变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益,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合作社成立初,采用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确保有林材销售和林材的最低保护收购价,给林农吃上了定心丸,增强了林农发展竹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008年,合作社共收购竹材20081吨,每吨收购价300元,比周边市场每吨高出40元,农户销售原竹602.43万元,社员领取二次返利13.24万元。2009年,界牌村党总支又在合作社成立了津华竹业党支部,采用“支部+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竹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合作社运用“三种方式”经营,让农户得到最大实惠。一是有偿流转,充分利用农户的闲置土地,实行土地有偿流转。由农户提供土地,合作社投资栽培丰产高效杂交竹林,每亩每年给农户150公斤原粮的转让费,并吸收农户为合作社社员,享受二次返利;二是入股分成,农户出闲置土地,合作社投资栽植和管护,投产后合作社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利润由农户和合作社各占50%;三是承包管护,由农户提供现有低产竹林,合作社投资改造并制定竹材最低保护收购价每吨300元,投产后按农户占80%、合作社占20%比例分成,同时吸收农户为社员,享受二次返利。

  该县滩头乡竹产业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开始发展,到2009年共营造竹林11820亩,有竹品种10多种。合作社抓住当地竹产业面积宽、种类多的优势,组织竹农成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促进竹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多项措施,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社员已达1306户,建成丰产高效竹林基地6041亩,改造低产竹林4740亩,拥有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管护人员40人,资产591.3万元,年经营竹材2万吨。



点击次数:668 来源: 发布时间:2010/7/7 21:15: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