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地板行业整合已成趋势

  中国国内地板市场竞争激烈,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外销地板企业纷纷抢战国内市场,让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面对这些情况,没有创新与实力的企业很难生存,地板市场即将面临新一轮的整合。

  1、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地板企业数量开始明显下。

  新增地板企业寥寥无几,大批投机性、小规模地板企业开始退出地板行业,特别是实木地板企业更加明显。例如国内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南浔,最高峰时地板企业的数量达到370多家(工商注册),到2004年年底,该区只有100多家地板企业尚能正常开工,大半企业已关停并转或处于半停工状态;而国内最大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基地江苏常州,也不复见新兴企业遍地开花的胜景;国内最早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基地湖南长沙,企业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30多家下降至不足20家……

  2、低质低价地板价格触底,已没有向下空间,价格战威力失效

  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地板企业,依靠价格开辟市场,以量大求赢利,个别中、小企业地板的出厂价格之低,到了令人不可理解的地步。就目前其出厂价格分析,设备、厂房等投资的折旧、税收等正常财务开支已经被企业算在成本之外,其成本核算,可能只是计算简单的材料及加工费用,不少业内人士断言,这种价格其实已是明显的“暗亏”,除非企业亏本大甩卖,否则再向下突破的空间微乎其微,低端地板市场价格战已经走到了尽头。

  3、低端建材市场风光不再,率先出局

  前几年做地板门槛低,一是设备投资不大,工艺相对简单;二是销售简单.找几个大点的经销商,很容易实现快速分销.实现利润。对低端地板市场来讲,品牌多如牛毛,价格战反复;中击之下,不仅厂家利润跌至谷底,经销商利润也十分微薄。微利决定了低端地板经销商很难承受较高的门店租金,很难在店面装饰、店内布置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低档的廉租建材大市场就成为了低端地板销售的主渠道。

  4、品牌企业动作频繁,主动清理门户

  中国企业善打价格战,不仅前期新兴中小企业如此,近来大中型地板企业也相继出招,以强化木地板为例,从60多元的“标准王”到不足50元的特卖价,一个比一个低.从上而下的价格攻势,由于质量、品牌的双重保障,吸引了大批低端消费者,成功地压缩了低端杂小品牌生存空间。

  面对整合趋势企业应注重自身竞争

  1、科技创新成提升企业重要竞争力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地板企业也随之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力争在地板同质化的困局里开拓出自己的一条腾飞之路。地板产品必须要突破款式单一、风格老套的传统概念,要推出含金量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以更细腻丰富的视角开发产品,靠科技领航。

  针对现在地板的同质化问题,科技含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卖点就是其独特性,而这就得靠科技来支撑,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某地板品牌总经理说,“就四川地板的现状来说,地板必须要向品牌的方向延伸,必然要自主创新,这也是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地板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风格创新提升产品品位

  地板风格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产品风格化的驱动下,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利润,也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风格成为了强化地板竞争的核心之一。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产品引入、增长、成熟和衰退。新产品被引入市场后会占据领导地位,同时也必须担负起教育消费者的任务。此时的重点应当是整个市场的培育,而不是市场份额的多少。

  形象比较竞争则注重新产品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3、服务强化带动地板品牌竞争力

  离《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的发布已经过去了4年,在实践的检验中,企业大部分已经认识到了服务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在现在的消费环境下,卖方市场已经过去了,只有服务,而且是优质服务才能给企业带来销量的同时还带来品牌提升的附加值。

  对于地板行业而言,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开发,地板行业也随之疯狂了很多年。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这些竞争也都是以各行业的各品牌为载体展开的。每一个行业都只能有少数的玩家,其他没有以强势品牌为载体的产品将只能成为陪练者或观众,其最终结果必是淘汰出局。



点击次数:508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29 19:43: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