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长足竹大象

  【别称】竹横锥大象虫,学名CyrtotrachelusbuquetiGuer

  【类属】属鞘翅目象虫科

  【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危害】长足竹大象又名竹横锥大象,危害竹、水竹、绿竹、崖州竹、山竹、青皮竹等。成虫、幼虫均取食竹笋,造成大量退笋、断头竹和畸形竹。一般被害率在10-20%以上,若与竹直锥大象混合为害,严重时被害率可达90%以上。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26-38毫米,雄成虫体长25-40毫米。体色为橙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头管自头部前方伸出,长10-12毫米。触角膝状,着生于头管后方两侧沟槽中。前胸背板呈圆形隆起,前缘有约1毫米宽的黑色边,后缘有一箭头状的黑斑。鞘翅外缘圆,臀角有一尖刺,前足腿节、胫节比中足腿节、胫节长,前足胫节内侧密生一列棕色毛。卵长椭圆形,长径4-5毫米,初为乳白色,后变为乳黄色。卵壳表面光滑无斑纹。幼虫初孵幼虫体长5毫米,全体乳白色,以后头壳渐变为黄褐色,体节不明显。老熟幼虫体长46-55毫米,前胸背板有黄色大斑,斑上有一"八"字形褐斑。蛹体长35-51毫米,蛹初为橙黄色,后渐变为土黄色。外有一个泥土结成的长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长足竹大象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蛹室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出土,8月为出土盛期,一天中出土时间多为6-9、16一19时。成虫初出土时,行动迟缓,l一2天后咬食笋肉作为补充营养。成虫活动时间多为8-12、15一18时,中午及雨天隐蔽于叶背或杂草落叶下,雨后天晴活动最盛。成虫有假死性,受振动后即坠落地面,腹部向上,经片刻再爬起飞走,亦有少数成虫,在坠落途中即展翅飞去。成虫寿命50-70天。竹林中成虫于l0月上旬绝迹。

  成虫进行补充营养2天后,即行交尾。交尾时,雌成虫多在竹笋上取食,雄成虫飞来在其体侧停息片刻,然后交尾,也有数头雄成虫争与一雌虫交尾的。雌雄成虫均可以多次交尾。交尾后随即产卵,产卵时先寻觅径粗2厘米以上的笋,在其中部啄一产卵孔,孔外表近圆形,有纤维外露,内为3×5毫米的一椭圆形穴,深达笋肉,最深可达10毫米。每穴产卵1粒,最多一笋可产卵3粒,雌虫产卵期长达半个月,共产卵35-40粒。卵经3-4天孵化,孵化前,一端可见两个小红点。幼虫孵出后向上蛀食,1-3天后,从产卵孔中流出青色液体,3-4天流出黑色液体。幼虫向上蛀食路线为"Z"字形,直到笋尖,再向下蛀食,将竹笋上半段笋肉吃光,一条幼虫可吃食笋20一30厘米长,被害竹笋不能成竹。幼虫在笋中蛀食9-14天后老熟,老熟幼虫均在上午于竹笋中部将笋咬成直径8毫米左右的圆孔,爬出落地,沿坡滚动,若受阻即爬行,幼虫爬行迅速,寻找适当地点入土,入土时以上颚松土并用头向下钻,余土在入土处堆成一圈,并从地面拉入一些杂草及树叶碎片,合土建成土室,浅者只有9厘米,深者可达63厘米,一般多为20-30厘米。幼虫3-11天化蛹,蛹期ll一15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对竹林劈山松土,破坏越冬土茧,不仅可以减少来年虫源数,还可以增强植株长势,减少为害;还可于成虫盛发期,利用其伪死性,振落捕捉。

  (2)药剂防治

  林间发现有虫为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或废机油涂于竹秆或笋壳上,防止上树为害。



点击次数:2969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26 10:04: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