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广东竹木产业进行黄金发展期

  多年的林业实践证明,没有发达产业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是没有地位的林业。林业产业体系很广,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多个门类,主要是木竹采运及加工业。

  广东林业在改革开放的31年来,靠发展木材加工业,不仅创造了超过两千亿元以上的产值,同时带动了营林快速发展,为低炭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广东木材加工业现状

  广东现有木材加工企业约2万多个。其中,纤维板企业64个,年设计能力427.15万立方米;刨花板企业66个,年设计能力197.24万立方米;胶合板企业81个,年设计能力416.21万立方米;木地板企业共113个,年设计能力1.53亿平方米。家具企业6000多个,其中,中型以上木竹家具企业包括台升、光润、联邦家私和宜华等大型和超大型的木制家具企业449个;造纸企业400多个,其中,其中规模以上造纸企业238个、制浆企业30个、纸及制品企业836个。

  2009年木家具产值约1078亿元、规模以上的纸产量1315.53万吨。广东家具、造纸、人造板和木制品发展很快。广东省统计局2009年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统计:

  (一)在产量方面:人造板完成577.54万立方米。其中,中纤板322.21万立方米、胶合板132.64万立方米、刨花板75.23万立方米。实木地板2220.4万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1193.75万平方米、纸及纸板1315.53万吨、纸制品874.19万吨。

  (二)在产值方面:人造板完成200.13亿元、造纸及纸制品1477.72亿元、木家具483.23亿元(占家具总产值的55.59%)、木制品92.17亿元,仅规模以上企业的造纸、人造板、木家具和木制品业的产值已达到2253.25亿元。

  因很多家具、胶合板、刨花板、木制品等是中小型企业,广东目前的木材加工业的实际总产值预计在2500-2700亿元左右。

  二、木材加工业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林业内涵的深刻、全面的揭示。多年的实践证明,林业是由营林和产业组成,营林在创造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促进营林的发展,营林和产业是林业的两条腿,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林业产业是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和支撑,是维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力量。因此,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林业产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林业产业体系可分为:木竹采运及加工业,它包括木竹采运、人造板制造业、木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业、木制家具业、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花卉培育业、林产化工业、林机制造业、动植物养殖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服务业和森林旅游业等多个主要产业,其中主要是木竹加工业,他属基础原材料型产业。虽属资源型产业,但却不同于其它资源型产业,在金属、矿物、木竹和有机合成等四大原材料中,木竹是唯一可再生更新的资源。因此,以木竹为原料的产业亦被誉为“常青产业”和“朝阳产业”。

  三、木材加工业在带动营林发展的同时也对环保和低炭作贡献

  (一)加工业在消费大量木材的同时带动营林发展

  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为发展木材加工业会造成乱砍滥伐,破坏林业发展。实际上如果能正确引导,发展木材加工业除了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反能很好促进林业发展。

  广东省的木材加工业是我国木材加工业最发达的省份,木材加工业的木材消费量比1978年增长了50.24倍,由于管理工作跟得上,在198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年绿化广东”的基础上,1987年提出“林纸一体化”并在广州造纸厂进行实施,1994年又首先提出,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把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划出333.33万公顷为商品林,首先提出木材加工企业建立木材后备资源建设问题。广东每年要进口木材及制品折合原木材积达三千多万立方米,每年有大量家具等制品要销售到国内外,已是世界木材加工厂,对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森林资源和木材的循环利用,也已经摆在业内的议事日程,使广东的木材加工业在发展中,实现了木材消费量和森林资源蓄积量双增长。

  实践证明,木材加工业与植树造林正在成为互相促进的共同体,70-80年代,广东由于木材加工业还不太发达,林农得益太少,群众造林和护林积极性较差,使得木材砍的多种的少,南粤荒山越来越多。实践证明,抑制木材加工业则营林生态建设缺乏动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则有利于激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改善。现在,随着人造板和造纸业的不断发展,至2009年底已造速生丰产林133.91万公顷,其中桉树114.14万公顷。

  (二)广东木材循环利用为世界环保和低炭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广东木材加工业在7726万立方米消费中,使用的废旧林产品折原木材积5375.5万立方米,利用率达到69.42%,对社会贡献明显。

  (1)2009年广东造纸消费木材5920万立方米中,用废纸达到1334万吨,(其中进口废纸达到1004.8万吨)折原木材积4617万立方米。

  (2)人造板加工业充分利用回收剩余物及代用木材,仅2009就达到1280万立方米,其中回收755万立方米、代用383万立方米。

  (3)木制家具使用的中纤板1100万立方米和刨花板400万立方米中,用边角料、枝桠材折原木材积约1930万立方米。

  造纸、人造板和板式家具生产用的人造板三项合计,消费废纸、边角料、枝桠材等废旧林产品,折原木材积约7301万立方米,如果按每公顷30立方米计算,相当于一年少砍20年生森林243.37万公顷的木材产量。

  根据联合国FAM公布的调查数据:1公顷森林1天能放出0.73吨氧气和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的数字计算,243.37万公顷森林一年能放出约6.49亿吨氧气和吸收8.88亿吨的二氧化碳。随着人造板业和造纸业不断发展,速生丰产林一年能放出约3.57亿吨氧气和吸收4.89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旧林产品和速生丰产林两项一年能放出约10.06亿吨氧气和吸收13.77亿吨的二氧化碳。

  虽然,联合国FAM公布的调查数据:1公顷森林1天能放出0.73吨氧气和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的数字受树种、地区等等因素的不同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广东一年使用的大量废旧林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是无可否认的。广东的木材加工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世界环保和低炭经济事业作出贡献。

  四、木材加工业在发展中的社会效益

  木材加工业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广东已初步形成以家具、造纸、人造板、木质地板、木制品等多个以木材为原料的种类齐全、规模日益庞大的、较为完整的木材生产、流通和加工体系。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山区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社会安定及和谐发展。

  目前,广东木材加工业生产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

  另外,许多木材加工企业在山区和广大农村,这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实际上,我省广大贫困山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木材加工业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如韶关、清远、肇庆、梅州、河源等贫困林区,这些地区过去大量木材上调国家,森林资源越砍越少。

  广东1985年取消商品材上调计划后,林农以销售木材为突破口,通过木材加工等综合开发,建设各类木材(制品)加工厂和人造板厂。木材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人员,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农民得到了就业机会。木材加工企业在发展中,为当地财政和福利事业做出了贡献。

  广东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发达的木材加工业,营林就缺少生机和活力,难以有效地建设生态林业和保障生态林的安全,没有发达的林业产业,林业也就没有地位。



点击次数:706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13 20:02: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