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12处世博场馆展现竹藤魅力 全竹建筑造价仅100万元

  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共有12处世博场馆使用竹藤作为建筑材料,展现了纯天然建材的魅力。在昨天举行的国际竹藤组织(INBAR)竹藤大会开幕发布会上,INBAR总干事古珍博士表示,竹藤这两种材料的巨大潜力,它们能够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据古珍博士介绍,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有“植物钢筋”之称;藤是一种刺状攀缘棕榈植物,被广泛用于家具、桥梁建造。在本次世博会上共有12处场馆在设计、结构中使用了竹材和藤类这两种既轻

  便结实,又环保的建材。

  本次世博会上最主要的竹子建筑———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穹顶就在主题为“和谐城市”的印度馆内。穹顶总高17米,由36个竹子制作的“梁”支撑,每个梁呈三角形,由9根竹子组成。这个竹子结构支撑着一个水泥圆顶,上面覆盖着用陶盘培育的装饰性绿色植物。

  而迄今为止最大的以藤为材料的建筑则是西班牙馆,该馆使用了共8524片褐色藤编覆盖整个结构。每一片藤编都有独一无二的样式,均由山东艺人手工编织而成。其余使用竹藤作为建材的场馆遍及浦东浦西园区,还包括印度尼西亚馆、挪威馆、越南馆、秘鲁馆、马德里馆、德中同行之家以及竹子花店、走廊、餐厅等世博设施。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在世博园区内的德中同行之家举行,该建筑是世博园里独一无二的用透明薄膜覆盖的全竹建筑。“竹子的材质很特殊,它的强度可以与钢铁相比,却又极具柔韧性,”该建筑设计师海因斯多夫透露,该建筑的造价仅为100万元。

  长期从事竹建筑设计的海因斯多夫透露,竹子建筑的牢固性非常可靠。“我30年前曾经在广州建造过一座竹子桥梁,到目前为止仍然在用;而像印度馆的竹子结构,通常情况下用100年都不成问题。”但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竹藤作为材料的防水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点击次数:543 来源: 发布时间:2010/5/21 21:49: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