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叙永荒山种植苦笋防水土流失 农民增收亿元
这几天,泸州市叙永县兴隆乡卷子城村1组的范华银在自家后山上的苦笋林里高兴地忙挖着壮实的鲜苦笋,因为提前预定的商贩即将到家里来收购。据了解,近年来叙永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型竹业,把昔日的荒山变为致富的“金银山”,山区农民增收近亿元。
“我家40多亩苦竹林,今年买个2万多元完全没得问题,最高的时候我卖到16元/公斤,做梦也没有想到以前的荒山如今变成了致富的靠山。”据范华银介绍,自家屋后的这片荒山,以前曾栽种一些零星的树种,由于树种生长周期较长,导致经济价值极低,久而久之,丧失管理的信心,几年就变成真正的荒山,水土流失进而严重起来。
近年来,在土地流转中,叙永县看好荒山和经济林作物的匹配发展,着力在经济林的改造上下功夫。2004年,叙永县农业局引导农民对荒山进行改造,同时筹集资金引进苦竹苗,按亩进行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大面积栽种。在苦笋成长的过程中,县农业局成立“竹产业学校”,培训出众多“土专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各乡镇、当地政府确定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考核,扶持和发展专业大户和示范户,并成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如今,昔日的荒山上是成片的竹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苦笋成就了农民的致富希望,据兴隆乡农技员介绍,该镇目前就约有苦笋2万亩,农民年增收近1000万元。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北面天池、向林等10余个乡镇种植苦笋20余万亩,农民年增收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