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办好“专业市场” 带动竹产业转型

  近几年,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彭公村,利用周边充裕的竹资源优势,兴办专业市场,从最初几个小竹匠在搭起的简易竹棚内加工竹梯、竹椅出售,到如今已建成了几万平方米的一座集交易展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工艺研发、信息交流、会展服务、生活休闲、商务服务于一体的,闻名全国的“中国竹城”,真叫人听听心动、看看眼红。

  彭公村打造“中国竹城”,迅速崛起了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有效提升了竹制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了毛竹生产等第一产业,兴办了一个市场,提升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个专业市场的带动作用,牵引作用十分明显。实践证明,专业市场,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浙江人办专业市场的魄力,让人佩服,而他们兴办专业市场带动产业转型的成功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细细探究浙江人办专业市场的成功做法,大体有以下几招:一是以“特色”取胜。无论是温州桥头的钮扣市场、绍兴柯桥的轻纺市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还是台州路桥的机电市场、宁波余姚的塑料市场、湖州南浔的胶合板市场,都是抓住一个特色,专攻一个特色,错位竞争,错位发展,不断做强,持续做大。二是以“博览”取胜。借力中央部门,搞“国字号”展销会,办“国家级”博览会,持续宣传,不断造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这是浙江人办成、办大、办长专业市场的又一成功之道。像“中国竹城”,已在今年3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彭公竹制品交易博览会”。而像柯桥的中国轻纺博览会、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都是连年举办,连续举办,而且都办了十几届。结果,知名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近者悦,远者来,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是以“互动”取胜。浙江的专业市场,大都以生产为依托,以销售为龙头,销售引导生产,生产促进销售,形成了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柯桥轻纺市场的兴办,不仅带动了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这一区域纺织产业的升级。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办,辐射带动了大批小商品生产企业,仅袜子生产和配套企业,就达上百家。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专业市场,这个既有生产性服务业,又有生活性服务的商业业态,正日益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我们要创办专业市场,办好专业市场,办大专业市场。



点击次数:607 来源: 发布时间:2010/5/4 21:19:00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中国竹木网:高端竹木产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