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制定林木种苗发展战略
山西省林业部门日前提出,将用3年~4年时间,使全省育苗面积由现在的40万亩扩展到85万亩,基本解决苗木短缺和苗木品种规格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全省育苗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造林绿化良种使用率达到50%,基地供种率达到80%,苗木质量合格率、检验率均达90%。
近年来,山西省林木种苗建设发展较快,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全省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以后,对大规格苗木和花灌木苗木的需求量急剧加大,苗木品种和规格不能适应造林绿化工程的需要,有些市(县)一半以上苗木全靠外调。苗木远距离调运、逆向调运,严重影响工程造林质量。
因此,调整种苗生产结构,建设基地化、区域化、乡土化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山西省提出,争取省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的林业资金,用于扩建、改建一批良种基地,对全省育苗生产实行定点、定项、定补办法培育大苗和大容器苗;推广大棚温室育苗、容器育苗、嫁接育苗、大苗移栽定植等技术,缩短种苗生产周期;加快乡土树种的应用和推广,开展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速生、丰产、优质乡土树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同时,推进全社会多元化种苗生产,国有苗圃要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加大对乡土树种和新品种的培育;鼓励私营业和育苗户,通过股份制、合作社等形式,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窗口、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种苗产业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