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下脚料“转型” 炭条成“香饽饽”
11月27日,在建阳市黄坑镇璇博炭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把一根根烧制好的炭条装箱、打包,准备发往上海。过去一度无人问津、利用价值低下的毛竹下脚料,如今成了“香饽饽”.利用它制作成的机制炭不仅环保,而且热量高,深受工农业、烧烤行业的青睐。
璇博炭业有限公司于今年9月份投产,主要原材料为当地毛竹制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竹粉。竹粉经过压制,并经高温烧制成每根约45厘米长、4厘米大小的炭条。目前,黄坑镇有近百家的毛竹制品厂,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竹粉。这些竹粉以往通常被用来烧制蚊香、种植竹荪,利用价值相对较低。去年,该镇从山东青岛引进机制炭厂后,竹粉得到科学利用。
“这种机制竹粉炭具有环保、耐烧、热量高的特点,目前每吨可以卖到近2000元。”企业负责人赵玉钢说,该公司现在每天消耗竹粉50多吨,年消耗近2万吨,年可创产值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