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之乡宜丰竹产业冲出“小胡同”驶上“高速路”
竹地板进入美国超市,竹工艺品走向日本市场……“中国竹子之乡”宜丰县竹产业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由此我们思考:资源优势如何变为经济优势?传统产业如何优化升级做大做强?近日,记者深入宜丰县相关企业、基地,就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访。
《宜丰县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宜丰县开始竹木综合利用,产品以竹木家具、农具为主,其中竹筷子生产较为活跃。从最初以卖原竹为主,到后来加工竹筷子、竹帘、竹凉席等竹产品,宜丰竹业生产走的是“耗材之路”,处于典型的“吃”资源时代。尽管如此,宜丰的竹凉席还是没有占有足够的市场,原因就在于产品的档次不高,是一种粗放型的产品,最终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
随后几年间,一批竹木加工企业相继在宜丰建成,但在给宜丰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严峻的现实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宜丰竹产业开发的步子,依然在“小胡同”中徘徊。1997年,宜丰竹材人造板公司、宇安竹材板公司、双峰竹地板厂联合组成宜丰竹业开发集团,以前所未有的资金实力、人力优势和技术保证,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加大了技改投入,改善了产品结构,开发了竹帘板,巩固了竹地板,毛竹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一个颇具实力的“竹龙头”开始“昂”了起来。宜丰这个“竹子之乡”,开始向“竹业之乡”迈进。
近几年来,宜丰县历届领导对竹产业的发展投入了相当的精力,都力图把竹产业培育成宜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他们从保证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毛竹基地建设上水平与竹产业发展成规模紧密结合起来,抓住毛竹丰产育林和竹加工骨干企业培育两个抓手,有效地提升竹产业发展信心指数。到2008年,全县毛竹林面积达到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根,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三位。
今年以来,宜丰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宜春市战略产业”的定位,充分利用“江西省竹加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将竹加工产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规划、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快竹加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丰县发展竹加工产业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支持奋发企业、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保距等竹加工企业上规模、上质量、上等级、创品牌;支持江西元好竹生化奈米科技公司竹炭系列产品开发,支持其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战略,与国内竹加工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协作,通过与科技院校联姻,与竹产品研发专利对接,推动竹加工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围绕产业招商选资。今年,该县组织了3支专业竹加工产业招商队伍深入竹产业发达地区展开攻势,瞄准科技型、高附加值型竹加工产业重点招商,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投资8000万元、年产竹地板80万平方米的天能竹业有限公司以及详云竹业、开源竹业等项目已落户,并开始建设,预计今年可竣工投产。
让竹产业支柱强壮起来,宜丰县域经济将是另一番风景。宜丰县委书记赖国根说:“要坚持不懈把竹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带动百姓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这一主导思想在该县的重点林业乡(镇、场)得到相应体现。
该县竹加工产业办领导告诉记者,现在,一根标准的竹子,生产高档竹产品的综合产值在250~300元,附加值达50多元,有的竹工艺品,一根竹子的综合产值达500元,附加值高达100~200元。希望在竹,潜力在竹。农户、企业、基地、市场相连结,宜丰的竹产业快车正冲出“小胡同”,驶上“高速路”。可以预见,有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中国竹子之乡”——宜丰,竹产业经济将如破土的春笋,节节看长。